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开放招商,“淮南需要”更是“淮南必须”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攻坚年、招商引资突破年”系列报道之一

淮南日报 2017-06-28 12:26 大字

本报记者 张 静 柏 松

2月9日,春节刚过,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首次双月经济调度会上明确提出:2017年为“招商引资突破年”!

仅2个月之后,淮南市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明确了淮南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四个路径”,招商引资,赫然在目!

从“顶层设计”到“路径选择”,凸显着一条红线——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招商引资将是加快发展的关键一招;传递着一个信号——拿出我们的状态,到开放招商的一线去!

两大变化,可喜

结束“2017上半场”,我们交出了一份“成绩单”。

来自市招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

今年1至4月份,全市引进亿元以上省外项目到位资金120.3亿元,增长49.8%,增幅居全省第一;引进内资260.1亿元,增长21.1%。

淮南市通过开放招商引资金、引项目,推动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动力转换,这些正在发生的深层次变化,远非这几个数据与指标就能直观呈现。但数据背后,仍可见全市上半年开放招商工作的两大可喜变化。

一是大员上阵效果更明显:大员出山,客商心安。招商,是“一号工程”,也是“一把手工程”,全市各级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亲力亲为,各职能部门决策者内引外联,唱响“同一首歌”。1至5月份,市委、市政府领导外出招商43次,各县区(园区)主要负责人带队外出招商就达113次。

二是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各县区、园区以开放的思维、开放的视野,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年”活动,投资硬环境不断夯实;“放管服”改革的深入,“多证合一”的试点,市场环境、公共服务环境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渐入佳境。

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审时度势,深思

进入“2017下半场”,我们又处于何种境地?

看“对手”,招商已成为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为吸引项目,省内兄弟城市创优环境、出台新政,各有妙招、各展所能;

看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转瞬即逝,企业投资意愿不强,进一步扩大投资的动力不足,招商出现“政府热、企业冷”困境;

看自身,我们优势资源挖掘不够,在优化环境、服务企业上提升空间很大,部分干部还有松劲思想和畏难情绪……

正因此,一位“老招商”坦言:每一次招商成功,都是一次“智慧与耐力的比拼”。

招商引资的核心是提高项目落地率,而项目落地难始终存在,项目“签而未开”成为“梗阻”。根据最近公布的数据,全市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还有70个未开工,开工率仅达58.8%。

“有时对于项目牵涉到的规划、土地等因素的分析不够,导致项目落地进度不快。”淮南市一位基层招商工作人员说。

“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对招商项目的后续服务不够主动,有些单位工作效率还不够高。”一位客商坦陈。

(下转四版)

新闻推荐

推动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改善

本报讯6月26日下午,市食品药品安全宣教培训基地现场会暨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市第二十中学举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高怀荃、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彩华、副市长董众兵等出席仪式...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