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整治细“梳妆” 村容焕新增“颜值” ——田家庵区深入开展农村环境集中整治
本报记者 张 静
王二柱老了,但心不老。
他说他有三个爱好,一是打牌,二是聊天,三是锻炼。
现在好了,他的这三个爱好,在家门口都得到了满足。前不久,村里把污水沟清了,断墙推了,垃圾运走了,还建了个文化广场。每天吃过晚饭,王二柱和他的老伙伴们就来到文化广场,在树荫下打牌、聊天,时不时还到旁边的健身器上去扭扭腰肢,甩甩胳膊。“哎,这日子可真舒坦,出气也痛快着哩。”王二柱笑呵呵地说。
王二柱是田家庵区曹庵镇宋王村的村民,对市里搞的整治农村环境,打心眼里拥护。“好啊好啊,政府搞这个活动,真是好哩。”
王二柱说的“这个活动”,是淮南市开展的“向垃圾宣战、建美丽家园”农村环境集中整治。
目标:两整治一提升
——革陋除弊作优环境 扮美生活记住乡愁
建美丽家园,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方面是“村容整洁”。
田家庵区干什么?怎么干?达到什么目标?在田家庵区下发的《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中,我们得到了答案。
“整治环境”就是要农村变美,生活更好,乡愁愈浓。
农村环境整治,顾名思义,一是清洁的,二是生态的。在田家庵区具体来说,有两条标准,一叫“两整治”,二叫“一提升”。
“两整治”——“治脏”和“治乱”。治脏,把陈年垃圾、积存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等清除,让它干净起来。治乱,清理乱堆杂物、乱搭乱建、乱排污水等,让它整洁起来。
“一提升”——提升以“清洁水体、增加绿量、维修道路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目标是:清清溪水、绵绵绿色、畅洁大道。
总之,是要让过去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禽畜乱跑的“五乱”之地,改善环境,改变陋习,“文明”起来,“生态”起来。
抓好顶层设计,为整治行动“掌好舵”的同时,该区强化资金保障——财政列支5800万元专项用于整治行动,组织开展市场联合询价、审计部门审核把关,制定出台了《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取费标准》,明确垃圾清运、道路维修、墙体粉刷、苗木种植等9大类项目控制价格,确保资金使用快捷规范。
成效:村庄清洁 村民自觉
——洁净向我走来 我为洁净添彩
一块抹布、一把扫帚、一部手机。早晨7点,史院乡村民王萍如往常一样,准时带上自己的三件“法宝”志愿上岗——在新建的红池广场巡检,擦去广场文化石上的尘土,发现垃圾就清扫进垃圾桶。随后,拍照片上传到乡里的整治垃圾微信群。
“建广场前,这里是块空地,挤满乱搭建的房屋,有的人就把垃圾往里倒。俺也倒过,现在想想挺后悔的,就出来尽份力。”王萍说。
“广场修好了,俺家是广场前的第一户,现在可以说是门面啦,房子周边漂亮了,里面也该弄漂亮些,俺家趁机把房子重新装修了一番。屋内都铺上了地砖,进门要换鞋喽。”村民杨业奎也告诉记者。
昔日的“垃圾场”变成了今天的新广场,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带来的村貌之变,也刷新着人们对过去村内环境脏乱差的概念和村民落后保守的生活习惯。
“农民既是环境整治受益方也是责任主体。能否把农民真正组织发动起来,也是活动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在整治过程中注重对群众的宣传发动,设置宣传点和宣传栏400余处、悬挂宣传横幅千余条,发放《致居民朋友的一封信》10万余份、宣传手提袋1.5万余个。”区文明办有关同志介绍说。
(下转四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从市水利部门了解到,淮南市现有采煤沉陷区面积278.6平方公里,涉及6个县区、30个乡镇、623个村庄,涉及人口约33.1万人。为确保沉陷区群众安全度汛,淮南市未雨绸缪,进一步强化责任机制、工作...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