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淮南市红十字志愿者风采录 两千双爱心鞋缝出八年爱心路

淮河早报 2017-04-20 15:00 大字

一位贫病残的农村妇女加入志愿者,令人不可思议;一位双目失明的盲人坚持8年为别人捐做2000多双爱心鞋,这更令人不可思议!市红十字会唯一一位盲人志愿者、农妇志愿者聂道美就是这么个人!

今年60岁的聂道美是潘集区夹沟镇老庙村农民。33岁那年,因爱人突遭不测,导致气急无奈的聂道美突然双目失明。同时,爱人也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失去了劳动、甚至生活自理能力,3个年幼的孩子、还有年迈的婆婆,这个家一下要塌掉了。聂道美几次寻死,但看到几个可怜的孩子,她放弃了。可不死就得活出个人样来!于是黑暗中,她开始了摸索新生活,经过无数次的跌打滚爬、伤痕累累,慢慢地她能烧饭、洗衣、下地干活,还学会用缝纫机、打毛衣,更是神奇地练就了用舌头穿针引线做针线活的绝技,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总算有了保障。后来孩子慢慢长大,成了家,可不久大儿子又患了重病,离了婚,小孙子也给聂道美抚养,婆婆年事已高,聂道美自己的身体也多病缠身,爱人还得长期靠药物维持,家里的困难并没有改变。但2010年以来,聂道美又开始了一场新的生活。

2010年的一天,聂道美从电视里听到附近一个敬老院的老人冬天没有棉鞋,善良心细的她突然想到自己会做鞋,可以给老人们做又暖和又舒适的布棉鞋。于是,她将节省下来的生活费拿出来让邻居带着她到集市买来做鞋的料子,摸索着裁剪、浆料,一针针开始缝制,做了一个多月,30多双布棉鞋托人送到敬老院,老人们爱不释手,连连称赞,许多年也没穿过这么舒服的手工棉鞋。这让她十分开心。

2010年4月玉树地震,她听说灾区很冷,孩子们没有鞋穿,于是便拿出当时家里仅有的一点钱,买来各种各样的布料,连天加夜给灾区孩子赶做布鞋,做好一批就急着让邻居带她辗转来到市红十字会送鞋,回去再继续赶做。从此,做鞋不止,寒来暑往,日复一日,给敬老院老人做,给孤儿院孩子做,给灾区做。把好不容易节省下来的油盐钱请邻居和孩子帮忙去集市挑选买来适合不同年龄、季节的布料,裁剪不同的式样,有单鞋、棉鞋、拖鞋、还有靴子,不仅实用舒适而且时尚,有的和卖的鞋子一样漂亮。她麻利地用舌头穿针引线的独特技巧成了一绝,她用缝纫机做的鞋垫更是既结实又漂亮,打的毛衣、帽子更是时髦。每天坐在自己家门口,摸索着一针针一线线不停地做着,嘴一次次磨破,手无数次扎伤。为了给爱心老人“谢傻子”做棉鞋她剪破了手,手化脓感染肿的像馒头,溃烂许久。2012年云南彝良地震,她心急如焚,连天加夜做鞋,两次捎来132双。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她请邻居陪着一早就赶到市红十字会,除了爱心鞋,还捐出200元钱。工作人员不忍心收,她就不愿走。2014年新年前,她在合肥看护住院治疗的爱人,无意间听人说合肥福利院有一百来个孩子,回来后她日夜赶做了100双鞋子在新年前交给了该院,作为送给孩子的新年礼物。2016年得知爱心老人“谢傻子”病了,也在病中的她叫女儿捎来200元钱。2017年春节,她得知市红十字会组织志愿者去敬老院陪孤寡老人过新年,她不顾病体找邻居带路提前来到车子经过的路边等候,不仅给每位老人带来了一双布鞋,还包了整整半天的饺子,腰累得直不起来。

她的家也成了红十字人经常光顾的地方,市红十字会和志愿者给她送去了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慰藉,她觉得自己奉献的更有意义、更有劲。她的爱心鞋出了名,附近的老人跑来要,她毫不吝啬;有的人要买,可她说“再贵也不卖!”“我没有别的能力帮助人,做的鞋别人穿着舒服,我心里也舒服,直到做不动为止。”如今,聂道美已做了2000余双爱心鞋,她的故事震撼、感动了太多太多人。她也荣获了中国红十字会终身红十字志愿者勋章、参选中国好人、荣获感动江淮志愿服务优秀典型、安徽好人、市第四届道德模范、淮南好人、市志愿服务优秀典型等。(本文文字、图片均由市红十字会提供)

图为聂道美穿针引线做爱心鞋。

新闻推荐

市委全面推进依法治市领导小组会议暨市委政法工作例会举行 沈强主持并讲话

本报讯4月18日上午,市委全面推进依法治市领导小组会议暨市委政法工作例会在市政务中心召开。市委书记沈强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刘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宁春,副市长、市公安...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