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吃文化
赵焰
最早人类,茹毛饮血,食物是不用火烧的。起初有烹饪,最大的目的,是把食物烧出香味,让香味飘渺地升上天宇,让神灵闻得到,以起到祭祀的作用。远古的“燎祭”,指的就是送味道上天,《诗经》和《礼记》中也有这类的描写。屈原的《梦辞·招魂》,开场白是无数佳肴名称和做法。屈子历数人间烹调美味,诱亡魂归来。高雅的文学经典,还是一本食谱。后来人们觉得烧过的食物不吃掉,未免暴殓天物,祭礼之后,开始吃烹饪的食物。这才发现,烹饪过的食物好吃多了,于是开始尝试各种食物做法,也就有了吃文化。
中国吃文化的特点:一是风味多样。地理上的幅员辽阔,带来了饮食上的巨大差异。二是四季有别。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的又一特征:春天里习惯吃各式各样的野菜和蔬菜;夏天里喜欢吃鱼类和凉拌;秋风起时,江南多吃蟹,以及各种荤素搭配的火锅。至于冬天,吃的主角变成琳琅满目的咸货、甜食,还有各种各样的汤煲。三是食医结合、药膳同功。吃是名义上的,实质上又是养生。吃的同时,要努力达到祛百病延年寿的效果。
中国传统饮食结构,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还是农耕文化。不过在不同阶层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不尽相同,古代有权有势有钱的人相对食肉较多,被称之“肉食者”。唐宋之前,中国的烹饪并不特别讲究,饮食也比较单调,肉类大多为烤着吃。宋朝相对富庶,文人和商人在吃上面用心,烹饪由此发达。孔子的理想状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也就是粮食越精致越好,肉类切得越细越好,到了宋朝时基本实现。明朝之后,礼教严酷,统治森严,人们不敢乱说乱动,只有吃,没有约束,世俗文化兴盛,吃文化也开始兴盛。满清入关,渔猎游牧民族像下山的东北虎一样,张着血盆大口胡吃乱咬,不仅吃得多,吃满汉全席,而且还特别敢吃,一个个吃得体阔腰圆虎背熊腰肠肥脑满。像李鸿章那样“鹤立鸡群”者,在清朝官场上,是少之又少。
饮食方式上,中国人先是聚食制,而后分餐制,再后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发掘中可见:氏族公社时在火上烧饭,就食者围火聚食。周朝变成分餐,主要原因有两个:食物不足,必须要分;讲究礼仪,必须要分。就这样一直到宋朝,各人面前一张方桌,吃餐时各人一份,各吃各的。不过宋朝市井文化发达,教坊酒楼、勾栏瓦舍等公共饮食空间出现,促进了合餐制的发展。此后一直到明,既有分餐制,也有聚食制:官家吃饭,是分餐制;家庭吃饭,是聚食制。女性地位低不许上桌,孩童不守规矩不许上桌,都在一旁吃着分餐。清朝,满人是聚食制,汉人受满人影响,不论官家也好,民间也好,都围在方桌或者圆桌吃饭,又算是恢复了聚食制。
食具方面,中国饮食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筷子是中国一大发明,筷子吃蔬菜,吃米饭方便,吃肉稍稍不便,起初吃肉时,还是喜欢用手直接抓。后来刀工火工发达,人们才放弃了手,全部使用筷子了。
世界各国家之人,中国人似乎最敢吃,也最会吃。汉代《淮南子》就有越人吃蟒蛇的记载。《汉书》还记载,汉代君臣曾分食猫头鹰。唐代《岭表录异》说广东人吃鹦鹉、猫头鹰;闽浙地区爱吃青蛙蛤蟆,江西人冬天吃红糟烧穿山甲。宋人周去非简要地概括道:岭南人“不问鸟兽蛇虫,无不食之”。至于果子狸,唐代就出现在宰相的宴席上,到清代几乎是公认的美食,《随园食单》《红楼梦》中有,徽菜中也有“红烧果子狸”。果子狸为什么好吃?主要是油多味美。尤其是雪天里的果子狸,皮脂淳厚,又肥又腻,一口咬下去,油滋滋往外冒。不过这一特性,显然已不符合现代饮食的要求。
中国人还吃“四大美味”:燕窝、鲍鱼、海参、鱼翅。当其他地区的人尚不知晓“四美”为何方神圣时,中国人早已奉为“珍馐”,堂堂地进入美食行列了。吃鲍鱼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汉朝,据说西汉末年的王莽就是一个“鲍鱼控”,每当心情不好之时,就要喝酒吃鲍以排遣情绪。曹植写文章悼念曹操,曾提到曹操生前喜食鲍鱼,后人论证曹孟德精力如此旺盛,应跟长期食用鲍鱼有关。
鱼翅燕窝的记载要迟一点,鱼翅曾出现在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鲨鱼)背上有鬏,腹下有翅,味并肥美,南人珍之。”《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五回写蔡京官邸的管家招待西门庆:“都是珍馐美味,燕窝、鱼翅绝好下饭。只是没有龙肝凤髓”。说明当时吃燕窝、鱼翅已比较普遍。史书中还发现了明熹宗的常用食谱,其中有一道用鱼翅、燕窝、鲜虾、蛤蜊等十几种原料烩成的“一品锅”,很像是后来的“李鸿章大杂烩”。明朝海外走私严重,皇帝启用海鲜大补,实属正常不过的事。
燕窝在中国古代典籍记载较多。比较统一的说法是郑和下南洋,将东南亚烹食燕窝的方法带进了中国。之后,燕窝开始大量进口中国。万历年间,上等燕窝一百斤税银为一两,中等货七钱,下等货二钱。民间曾有诗云:“海燕无家苦,争衔白小鱼。却供人采食,未卜尔安居。味入金齑羹,巢营玉垒虚。大官求这物,早献上林书。”诗中的大官,指的是掌管御食的光禄寺卿。从这首诗中,能看出宫中对燕窝的需求很大。清朝时从乾隆皇帝到慈禧太后,每日早朝前都须服用一盏燕窝粥。
相比燕窝、鱼翅,海参上餐桌似乎较迟,清代《本草从新》记载,海参有“补肾益精,壮阳疗痿”的功效。
明清之后,“四大美味”已成为上层社会的风气,清代官场筵宴的最高规格“满汉全席”,“四大美味”是其中必备的混搭。宫廷之中甚至还有全鲍宴,以鲜鲍和干鲍做各种各样的菜肴。当时沿海各地方官来京,大都以鲍鱼为贡品:一品官员进贡一头鲍,二品官员进贡二头鲍……直至七品官员进贡七头鲍。“一头鲍”不是数量是重量,是说一斤鲍鱼只能是一头,这就是巨鲍了!不仅如此,中国古代宫廷厨师还专门摸索出了一整套鲍鱼烹饪要求和方法:烧制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入口要软糯,齿颌要留香;一般备碳火瓦罐,用小火煨制近二十小时,配以鱼翅或者刺参……如此这般,真可谓锦上添花,追求极致了。
“四大美味”好吃吗?当然好吃,尤其是鲍鱼、海参和鱼翅,口感和嚼头尤其好。有人说美食就是“滋味”,“滋”是质感,“味”是味道,食材的质感更重于味道。鲍鱼就是这样:鲜鲍有鲜鲍的味,干鲍有干鲍的味,鲜鲍鲜而细,干鲍绵,软硬适中,咬起来有些弹性,喉咙眼散发着特殊的香味。鲍鱼和鱼翅烹饪时需加入云腿、老鸡、赤肉文火慢煨,使之吸味调和,真正变得有“滋”有“味”,芳香十足。当年张大千曾对北平谭家菜“红烧鲍脯”有评价:“滑软鲜嫩,吃鲍鱼边里如啖蜂窝豆腐,吃鲍鱼圆心,嫩似熔浆,晶莹凝脂,色同琥珀。”这一个比喻,除了“晶莹凝脂,色同琥珀”比较准确外,其他的,都可以说是“隔山打牛”,用语言文字来形容味道,基本上都是隔靴搔痒。
吃是口腹之欲,又不只是口腹之欲,还夹杂着其他的欲望。吃文化,涉及到生理、心理和社会。人在婴儿期,什么都想往嘴巴里塞,并不是要吃,而是想经过嘴来体验下,因为嘴巴是最敏感的部位。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把一个东西吃在肚子里,都能给人以安全感和幸福感。明清之后,中国人如此热衷吃,胡吃海喝一气,还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如果吃得肚大腰圆,就觉得心安理得了。
《西游记》中,每一个妖怪都想吃唐僧肉,不仅是因为唐僧肉好吃,而且其他妖魔都想吃,于是自己也豁出命来想吃。其实唐僧肉哪会让人长生不老呢,只是以讹传讹罢了,以致于那些一心想吃唐僧肉的妖魔,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过度重视吃,还说明什么?说明物资的紧缺,说明穷。像中国的鲥鱼,一直被认为是“河鲜”的至品,张爱玲说:“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把“鲥鱼多刺”等同于《红楼》未完,可以想象鲥鱼多名贵了。可是在美国呢,鲥鱼在河里无人去捕捉,随便弄一个钓钩去河里钓鱼,竟可以轻松钓上个百把斤。中国人把鲥鱼捧得那样高,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太少,物以稀为贵。中国历朝历代江河里的鱼为什么那么少?还是因为穷,捕鱼的、钓鱼的人太多了,鱼自然就少了。
中国人几乎没有什么东西不吃,对人类学家而言,现象是不难解释的——中国是农业地区,相比游牧民族,农业地区的人肉食摄入量偏低,不得不借助各式稀奇古怪的野生动物补充动物蛋白和脂肪,野生动物种类越多的地区,就越容易成为现代人眼中的“异食癖”地区。看似不正常的事情,其实细细分析起来,其实有不正常中的正常。
不要以为外国人都认为中国吃文化博大精深。其实只要深入了解一下,这样的言论“水分”不少——有不少外国人认为中国菜不好吃,食材太乱,味道乱串,吃得一头雾水;还有外国人认为中国菜只有一个味道,就是味精的滋味。这没有办法,现在中国厨子已懒得像古代厨师那样熬高汤了,他们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要是汤不够鲜的话,抓一把味精丢进去。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31日,省政协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王启敏率队赴寿县调研扶贫开发情况。调研组先后到合肥空港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和信义光伏生态园实地考察。在入驻产业园的蓝讯电子科技公司、恩美机...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