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二十四节气:凝固在时间里的千年智慧 应克荣

淮南日报 2017-03-29 15:00 大字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农耕社会里,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生产劳作中,渐渐明白了时间的重要,在无数次的观察体悟中,逐渐发现了四季的轮回、季节的更迭。远在春秋时代,我们的先祖就用土晷测量日影的方法,确定了白昼最短、最长和长短相等的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时间节点;秦代,又确定了四季开始的四个时间节点: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到了汉代,二十四节气的完整体系得以确立、臻于完善。

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音比应钟……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音比应钟”。《天文训》叙述了二十四节气以及各自对应的音律。《淮南子》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二十四节气,其先后次序与现行夏历一致。汉武帝时期,司马迁、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体现出我们的祖先的聪明和智慧。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也充分说明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性符号,二十四节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与高度重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我国独有的历法。它既反映了季节变化、指导农业生产,又影响着万户千家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中国是农业立国的社会,农事活动与节令密切相关。二十四节气正是先民们通过长期观察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农业生产、生活提供的一个指南。在没有“天气预报”的古代,二十四节气,对于人们掌握气候、适时耕种,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这从一些谚语中可见一斑。比如淮河流域有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小满家把家,芒种普天下”“寒露早,立冬迟,霜降种麦正当时”,就把具体的农事与节气对应起来,二十四节气恰似指挥引导人们春种秋收的鼓点、音符。

千百年来,人们“不仅随着四季的歌喉作息,而且分辨得出一年中七十二种以上的物候迁移。农民借助于节气,将一年定格到耕种、施肥、灌溉、收割等等农作物生长收藏的循环体系之中,将时间和生产生活定格到人与天道相印相应乃至合一的状态”,学者余世存说。尽管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作用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了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正如央视著名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所说“中国二十四节气是独特的、完整的,已经浸润到我们的血脉甚至基因中,使得中国人的生活具有韵律之美,可以说是中国人生活的‘标点句读\’”,至今仍在影响和指导着我们的生活。二十四节气与时光相伴,与生命相随,时刻关照着我们,关照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繁衍。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崇尚“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界是“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春秋时期,老子就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名言。二十四节气,更是人类认识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典范。它启迪我们,顺自然而为,方能事半功倍,五谷丰登,延年益寿;逆自然而行,则必遭其惩罚。只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的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我们的生活才能够幸福安康。

长河奔流,日出东方。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今天,二十四节气这一蕴含着中国人智慧的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得到世界的认同。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此刻,传唱了千年的“二十四节气歌”,再次在我的耳畔响起:“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作者为安徽省《淮南子》研究会副秘书长)

新闻推荐

“银龄安康行动”惠民生

本报讯记者从市老龄办获悉,2016年以来,淮南市深入开展了“银龄安康行动”,让老龄保险惠民项目给老年人带来了福音。截至目前,全市老龄人口54.4万人,全市参保人数85677人,参保率15.7%,共享保额多达17.99...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