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汉丹阳郡建置及移治宛陵时间考

皖南晨刊 2016-02-29 00:01 大字

《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建元三年(前138),闽越国出兵进攻东瓯国。东越国自知国力不如闽越国,请求内附汉王朝。西汉武帝刘彻派严助率兵相救,并应东瓯国请求将其全部迁往淮河流域,原东瓯国故地被闽越国占领。建元六年(前135),闽越国国王郢(前155—前135.9)发兵攻打南越。郢的弟弟余善与大臣、宗室合谋以郢没有汉王朝旨意擅自攻打南越,杀死郢。刘彻立闽越宗室繇(今福建将乐)君丑为“越繇王”,册封余善为“东越王”,与繇王并立。元鼎六年(前111),余善刻“武帝”印玺自称“东越武帝”,公然对抗西汉王朝。刘彻发兵数十万攻打余善,繇王居股等人合谋杀死了馀善。刘彻认为闽越之地多山险阻而且民风强悍,命令军吏将闽越人迁徙于江淮一带,降封居股为东成侯。《史记·东越列传》:“天子曰:东越(即:东瓯)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为防止越人沿春秋末期吴国伍子胥讨伐楚国的水道流窜回闽浙,第二年(即元封二年、前109)又将丹阳郡郡治迁至宛陵县(今市区)。

鄣郡更名丹阳郡的时间,现有史料有三种说法:通行说法是元封二年(前109),如清嘉庆《宁国府志》;第二种说法是元狩二年(前121),如明嘉靖《宁国府志》(注:宁波天一阁藏本),历史学家周振鹤编著的《汉书地理志汇释》持此观点;第三种说法以历史学家严耕望为代表,兼顾了前两种的说法,他在其《汉书地志县名首书者即郡国治所辨》一书中认为,鄣郡先徙治丹阳县,更郡名丹阳郡,后又徙治宛陵(今市区)。清代史学家、汉学家钱大昕侄儿钱坫在校对《汉书·地理志》时认为:元封二年(前109),鄣郡更名丹阳郡,可能是传抄时错误所致。他考证:江都王建以元狩二年自杀国除,非元封也,封当狩字误,《宋书·州郡志》正作元狩。当依《宋志》改正,此语极是。汉改郡名均在国除为郡或郡境有所变动之时,若元封二年,鄣郡无所变化,不得无故更名。元狩元年、二年之间接连废除衡山、淮南、江都三国,武帝于是对故淮南、江都别郡进行一番调整,鄣郡于此时增县四,更名丹阳。《二十二史考异》卷九《侯国考》载,“班志郡国名,以元始二年户口籍为断,其侯国之名,则以成帝元延之末为断。历史学家周振鹤在其《西汉政区地理》一书中指出,由于缺乏对断代的政区沿革进行研究,甚至使人形成一种错误观念,以为每个朝代只有一套政区模范式,而正史地理志正是这种模式的写照,不明白这些地理志一般都仅代表某一时期(甚至某一绝对年代)的政区体制,并非该朝代一成不变的常例。例如西汉一代政区变动十分频繁,而且变动幅度很大,《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只是这种变动的尾声,所表示的是西汉末年的行政区划。前人和今人都有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以为《汉志》代表的是西汉一代常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鄣郡更名丹阳郡正确的表述应,丹阳郡,故鄣郡,属江都。元狩二年治丹阳。元封二年,移治宛陵。 (4)

新闻推荐

暴雨侵袭东北华北

气象局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