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以人为本再造一座城江北,白纸之上画新城

芜湖日报 2014-05-26 09:56 大字

六十五年前,渡江战役的烽火从芜湖燃起;六十五年后的今天,还是在芜湖,跨江发展的号角吹响了一场新时代的“渡江战役”:在江北,再造一座新城。

初夏时节,记者来到建设中的江北,亲身感受这一座平地而起的新城描绘的一个个惊叹号。

2

豪情四射“江北梦”

1

“提质、提效、提速、规范”这8字方针熠熠生辉,成了来到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的“第一眼”风景。

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该规划是国家唯一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也是安徽省历史上首个进入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该规划最大的亮点,就是高水平建设产业集中区。

2010年6月,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正式成立运转。时光荏苒。集中区成立至今近4个年头,从“省市共建、以省为主”到“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调整,省市政策叠加效应更加凸显,体制机制更加顺畅,各项工作更加高效。

“联手江南主城区,再造一个新芜湖,共同打造长江第五城。”在江北集中区的这个总体发展定位中,不难看出这一片土地上寄托了芜湖人多少热情与期盼,骄傲和梦想。

2012年,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关于加快建设江北、推进跨江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加快建设江北摆上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做到发展战略优先考虑,产业项目优先布局,基础设施优先完善,资金投入优先安排,社会事业优先加强,加速推进江北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江北产业新城和示范园区建设,实现快速集聚发展。

“江北产业集中区是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标志性平台。”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说。在规划上,将之设想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现代服务业集聚、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在功能上,将之定位为高端产业密集区、生态滨江新城区、联动发展轴心区、改革创新试验区。

“江北集中区建设遵循的是‘产城融合、以产兴城、以城聚产\’的总体思路,有别于工业园区,我们是按照城市的标准去建设,导入产业,引进人才,不能造成‘空城\’。”管委会负责人强调,集中区建设理念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造城先造环境。

如何造环境,如何吸引人来?

在为入园企业配建的公租房项目现场,记者走进一户房间,室内卧室、客厅、厨卫、阳台功能分隔实用,卫浴设施装设好,连橱柜都打制好,真正能让来者“拎包入住”。施工人员告诉记者,这两栋700多套住宅,分了大中小和单身公寓四种户型,基本满足各类人群需要。

楼下,超市、药房、餐厅同期施工完成;楼内,网吧、书吧、咖啡厅、健身房、理发店都不能少;大楼前被脚手架包围的菜市场外观基本建成,在来人入住前,需求配套必须先到位。

集中区内,和谐大道、长河南路、皖江大道、和睦路……纵横交错,视野开阔。而最引人注目的倒属大道两旁别致的路灯、花朵簇拥的绿化带,行驶在颇有质感的柏油路面,赏心悦目,极为舒适。

管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集中区按照现代化产业新城的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每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入达6亿元以上。总里程50公里的路网工程、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天然气门站等一批基础设施基本建成。“这里是安师大教育集团建设的15年一贯制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设施、器材、实验室全部配备到位;这里是三甲医院弋矶山医院江北分院,我们要引入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才可以满足引进人才的需求。”管委会工作人员为记者一路指来。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成为一个吸引人的优势。江北集中区在设计之初便打出“生态牌”,为城市发展预留充足的生态空间。在由沈巷片区、蛟矶片区、白茆片区组成的江北城市组团发展规划中,除片区间预留的大型生态廊道外,各片区内部也充分尊重原有的自然地形地貌设计生态廊道。以天门山公园、十里长河水系、淮南铁路沿线为代表的景观带将成为集中区内绵延飘逸的绿色长廊。

每天一个新风景

3

站在高处眺望,电子产业园、总部及金融集聚区、中小企业产业园、安置房……目光随着和谐大道延伸,到处是工地运输车辆川流不息,推土机、打桩机、吊车轰鸣运作,干劲十足。大道西侧成片良田,与之鲜明成映,成了集中区建设速度的生动写照。

“芜湖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较好,具备良好的产业配套条件。多年来,芜湖市始终坚持工业园区化、产业集群化,打造汽车、家电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形成了强有力的产业配套和服务能力。江北产业集中区作为芜湖新的增长极,又是安徽东向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立体交通优势突出,可与长三角无缝对接。在国家、省、市政策叠加的基础上,集中区又出台了《鼓励促进投资暂行办法》,对招商企业‘红地毯\’请进来,‘绿地毯\’做好服务。”集中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

记者从管委会获悉,今年以来,集中区产业招商取得突破,项目开工步伐明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公共配套不断完善。一季度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1亿元,同比增长33.6%,其中招商引资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7亿元,同比增长46.1%。

一季度以来产业项目招商取得重大进展,共新签约产业项目14个,总投资100.8亿元;产业项目新开工数明显增加,共新开工产业项目9个,比去年同期增加6个,总投资131亿元;引进外资势头强劲,共引进外资项目3个,实际到位5800万美元,是去年全年的2倍;建成项目产出取得实质性突破,联成锅炉预计今年将形成产值5000万元以上;政府性投资项目快速推进,2014年计划新开工项目12个,已正式开工9个;扩区建设工作全速展开,南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初审工作完成,江北大道、经二路、江北八路施工图设计及审查工作完成。

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并不为过,在江北集中区里走一走,便给人这样的印象。到处是大型机械穿梭,随处可见新落成的工程项目,甚至不时听到江北居民“昨天来这路还没通,今天就通了”的感叹,都在提醒着我们,这块不久以前还是一片空旷的土地上正在发生的巨变。正如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形容的:今天,这里还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工地”;明天,这里是一座宜居宜业的滨江新城。

“我们拥有先行先试的政策、开明开放的环境、创新创业的激情、亲商安商的氛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集中区上下怀着同一个‘江北梦\’,正在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促进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为把江北产业集中区打造成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现代服务业集聚、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而努力奋斗。”集中区管委会负责人展望未来,信心满满。正如江北产业集中区的介绍图册上给自己描绘的蓝图:这是一片生长希望的土地,它承载着许多人的梦想;这是一片创造奇迹的土地,它孕育着一座城市的未来……

□本报记者 刘光 陈旻/文  陈立希/摄

新闻推荐

法梧快热“秃了”

园林部门启动“沐浴模式”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