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千名党员社区显身手■ 本报记者 孙玉宝本报通讯员 孔宪姣

安徽日报 2013-11-18 23:46 大字

[摘要]■ 本报记者 孙玉宝本报通讯员 孔宪姣

近日,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街道军民社区的方思勤退休老人,又来到南山村小区的宣传栏前,书写新一期的板报。方老有30年党龄,是街道党员志愿者队伍的“元老级”队员,在居民中有“板报老人”之誉。他每周义务为小区居民办板报,已坚持15个年头了。

和方老不同,中兴社区警务室拥有20年片警经验的曹新春,则经常利用早晨上班前的有限时间,以党员志愿者的身份,去居民家中解决更多“工作以外”的事情。

记者近日跟随曹新春来到72岁的低保户曹明华老人的家。曹明华打开门后,曹新春先是帮他清理掉前一天的生活垃圾,再将随手携带的早餐摆上餐桌……安顿妥当后,曹新春又把刚办好的身份证送到老人手中。曹明华老人表示,像曹新春一样的街道党员志愿者,已经成了他的家人,“小到柴米油盐,大到领取各种证件,他们都照顾得很周到,甚至比亲人更热心、更贴心”。

接近中午放学时分,记者又跟随社区党员夏荣军、张红来到洞山中学门口。他俩和其他几名党员志愿者会合后,戴上袖章、拿着队旗,开展“护学”活动。新村社区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中午、下午放学时,几乎每天都能见到这些志愿者在现场维持秩序,确保低龄儿童出行安全。

从信访疏导到科普知识进社区,从义务清扫到慰问困难群体,在洞山街道,几乎随处可见党员志愿者队伍的身影。正如居民们所说,他们既像“连心灯”、又像“百灵通”,打破了单一志愿服务的模式,走进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支由1008名党员组成的特殊队伍,结合居民需求和各自特长,“零距离”为身边群众排忧解难,大大提高了党组织的工作活力和工作效率。

洞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斌说,他们将结合各社区资源的实际,立足服务团队、网格化管理和服务资源“三个依托”,走出一条党员志愿者管理服务新路子。

新闻推荐

淮南加快采煤沉陷区治理

本报讯(见习记者 柳文)记者近日从 《淮南市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利用规划》专家评审会上获悉,该市将对未来8年间采煤塌陷区发展动态进行科学预测,推进塌陷区群众搬迁安置、生态环境修复与重建、接续替...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