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网格”赢得大平安

安徽法制报 2010-06-03 01:38 大字

“社区工作涉及党建、治安、卫生、教育、保障等,过去机制不活常常带来很多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居民自然就会有怨言。”说起过去社区管理的难题,淮南市田家庵区西苑社区主任苏敏滔滔不绝。如今,随着社区维稳综治网格化管理的施行,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

西苑社区位于淮南市闹市区,辖区内有淮化集团、中化三建、运输公司等单位,以及7个封闭小区76栋楼房和少部分平房,常住居民4120户、12346人。推行网格化管理后,整个西苑社区分成5个片区,并用A、B、C、D、E分别标示出来,每个片区由2名社区工作人员负责,承办网格内所有维稳综治基础性工作,以及教育、卫生、保障等。“以前我负责劳动保障工作,上门走访也只是问劳动保障,不问民政、教育等其他方面。现在,在我的网格内,事无巨细、不分类别都由我和另一名工作人员负责。”负责A区网格的谢崇环说。谢崇环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对区内的情况进行排查,一般性事务由自己现场处理,登记备案;需要协调处理的工作,现场受理后带回社区协调处理;对于突发性工作,则立即上报社区、街道,自己负责现场全程跟踪。“我们的网格负责人每天就像跑业务一样走家串户,而不是坐在办公室等着居民来找你,就是变过去的被动接受工作到现在的主动出击。”苏敏说道。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推行,整合社区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大大拉近了干群距离,成了居民的“贴心人”。

社区居民李春英夫妻下岗后,生活一直没有着落,网格责任人柏跃敏了解后主动上门宣传再就业政策,并多方协调在小区内租下一个门面,帮助李春英开了一个做馒头的小店。“在我下岗最艰难的时刻,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关心给我开了这家馒头店,有了收入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李春英说。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网格负责人们共同建立了文体活动中心。同时,通过开展“法制教育进家庭”、“妇女儿童维权站”等,积极调解各类纠纷。

网格化管理在给西苑社区带来平安幸福的同时,也赢得了荣誉。去年,西苑社区曾先后荣获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和谐社区等称号。

·本报记者 袁中锋·

新闻推荐

煤城明星“豆娃”来普法

“刚开始播放那几天,大家见面谈论的都是‘豆娃\’。它可爱的形象,在给乘客带来乐趣的同时,又能传播法律知识,说不定以后还可能成为淮南的一个形象标志呢。 ”家住淮南市龙泉小区的方先生兴奋地说道。...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