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加快依法治理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淮南市八公山区“五五”普法依法治理暨“法治八公山”创建纪实

安徽法制报 2010-05-14 01:42 大字

[摘要]淮南市八公山区“五五”普法依法治理暨“法治八公山”创建纪实

□白思轩张明余

位于淮南市西部的八公山区,可谓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1600多年前,这里就发生了以少胜多的世界著名战役“淝水之战”,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千古传奇。

斗转星移,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在激情澎湃的“大建设”热潮中,八公山区委、区政府抢“天时”、抓“地利”,始终将普法依法治理贯穿、服务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过程,地方、基层和行业依法治理的扎实推进,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同样谱写一个新时期普法依法治理的新传奇……

A

以普法承载第一要务法制宣传开创新局面

日前,家住八公山区建南新村的一位新庄孜煤矿职工在给淮南市市长曹勇的一封信里,表达了对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的欣喜,也给八公山区正在实施的大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言语之间流露着一位普通市民对城市发展的信心。

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实践证明,在日益激烈的竞争条件下,八公山经济能够始终保持稳健快捷的增长步伐,离不开法制宣传教育这一战略性、基础性和前导性的工作。“五五”普法启动后,八公山区秉承过去普法的优良传统,立足区情,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在“特”字上狠下功夫,在“深”字上大做文章,并按市里要求,增加了送法进家庭,将“法律六进”拓展为“法律七进”,把法律送到了每一个寻常百姓家。

法律进机关突出“实”字。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八公山区先后建立和完善了新提任领导干部法制理论知识考试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法制理论考试制度、行政执法人员法制轮训考试制度、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并在这些制度的落实上狠下功夫。

据悉,2006年以来,该区还向全区广大领导干部发放“五五”普法教材《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全区政府机关公务员全部参加了学法用法考试。在干部任用上,区人大始终坚持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凡不能通过考试者,区人大当次会议不予审议。

日常工作中,该区强化了信息搜集、调查研究和督促指导等工作环节。除定期进行实地检查指导外,还通过电话、简报、信息专报等方式,与每个区级部门每月至少一次情况交流,形成互动,“法律进机关”工作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法律进乡村突出“亮”字。乡村是普法宣传的一个重要领域,该区在完成省司法厅“规定动作”的同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创新“自选动作”,进一步拓展了工作领域,打造出工作亮点。

首先,实施133服务新农村建设计划。该区整合了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等多方面人才资源,紧紧围绕“三农”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真正把相关的涉农法律、法规,以及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同时,整合后的各方面专业人才,还和镇、村签订长年法律顾问合同,免费为镇、村提供各方面的法律帮助。其次,设立全省第一家村级司法行政工作室。该区结合司法所进万村大服务活动,积极探索村级司法行政工作室建设,把山王镇的毕家岗村、八公山镇的杨家地村做为试点村,成立了村司法行政工作室,较好地解决了司法行政职能向基层农村延伸问题。省内外主流媒体和知名网站纷纷予以报导,省司法厅还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推广。三是创新法制宣传教育载体,建设杨家地村法制文化园。投入100余万元建成了集农民群众休闲健身、司法行政工作室、法律学校、人口学校、农民书屋(内设法律专柜)、村卫生室、人民调解室、文化大院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法制文化园,为区域群众提供了一个环境优美、主题清晰、寓教于乐、长期性和固定的法制宣传阵地。

法律进社区突出“全”字。街道、社区按照“五个一”,即一个法制宣传橱窗、一个法律图书角、一支法制宣传教育队伍、一套居民学法制度、每季度一次义务法制宣传活动的标准开展了全方位的法治社区创建活动。法律工作者和院校师生积极加入法律宣传志愿者队伍,深入社区,为居民开展公益性法制讲座、法律咨询,形成了全员参与普法工作的良好势头。其中,山王司法所还聘请了淮南联合大学的杨教授、李教授及其指导的3名学生设立了全省第一家“司法所心理矫治咨询室”,利用每月一次的社区矫正对象集中教育活动,为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心理矫治咨询,解决了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方面的疑难和困惑,更好地帮助社区矫正对象积极地接受教育改造。

另外,还在社区设立了调解委员会、法律咨询站、社区警务室等,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享受”法律、“消费”法律的绿色通道。街道、社区加强了对刑释解教人员、临时居住人员、无业待业人员等重点人群的法制教育和服务帮教工作。“法律进社区”工作的触角遍布社区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员,形成了全面覆盖的良好局面。

法律进学校突出“延”字。在整个普法宣传过程中,八公山区把法制教育内容延伸到地方教材体系当中,作为大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到计划、教材、师资、课时“四落实”。与此同时,各学校还将法制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相结合,组织开展了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参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学生模拟法庭等多种法制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受启发。

另外,针对青少年可塑性强、受环境影响较大等特点,八公山区还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厅、歌舞厅、酒吧等娱乐场所,为学生营造了更加纯净的法治环境。同时,利用社区、街道、企事业单位等平台,大力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格局。

法律进企业、单位突出“带”字。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行业指导的原则,八公山区充分发挥各单位各部门的作用,通过开展相关法律知识培训、讲座等活动,带动了企业和单位学法用法的良好风气。另外,该区还创新法制宣传方式,在每年的迎春晚会中都安排一定反映法制内容的节目,将《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等法律知识宣传到企业每个职工,寓教于乐。

B

以用法承载第一责任依法治理取得新进展

普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依法治理。 2006年“五五”普法暨2009年“法治八公山”创建以来,八公山区积极探索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其他工作的最佳结合点,把普法依法治理与政府及部门依法行政结合起来,与创建文明村(社区)结合起来,与企业民主管理结合起来,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起来。

重点抓领导层依法治理,树立领导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观念。“五五”普法和“法治八公山”创建以来,八公山区委、区政府领导带头依法决策,做到研究问题先学法、决策问题遵循法、解决问题依据法、言论行动符合法。在“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中,均安排律师参加接访,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诉求。同时,坚持把法制教育工作与处理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特别是在城镇建设中,做到规划法规宣传,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现场公证,完善拆迁法律手续,确保拆迁工作法制化、规范化,避免了不规范强拆造成的不稳定因素。

以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为切入点,突出抓行业依法治理工作。“五五”普法和“法治八公山”创建以来,八公山区政府根据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依法制定出台了一批规范性文件,涉及城市文明创建、建筑市场管理、“旧城”改造、流动人口管理、经济环境治理等,对加强依法行政、规范行业管理、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该区积极倡导“阳光”执法工程,全区各执法部门共制作公示牌160多块,把单位职责、办案(事)程序、法律依据、当事人有关权利义务进行公示。通过“阳光”执法工程的实施,各单位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司法及行政执法人员严格依法办案(事),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明显提高,基本上做到了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较规范的执法行为,有扎实的工作作风,在创造良好的法制氛围,建设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树立了较好的执法形象。

以依法治村(社区)为切入点,突出抓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按照“依法建制、以制治理,民主管理”的要求,帮助基层组织建立健全了村规民约以及依法治理章程,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并在全区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在基层依法治理活动中,各村委会以“四民主、二公开”为核心,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为载体,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使村级依法治理做到有章可循。另外,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尊重和保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凡是村里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和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都要交由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推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正如“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山王镇毕岗村“两委”负责人所说,普法依法治理和“法治八公山”创建具体到村级组织来说,就是要依法治村、民主管理;具体到广大居民来说,就是要学法、守法、用法。

加强企业依法经营管理。在企业中全面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抓好安全生产,确保安全事故为零。推行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提高依法经营、依法决策水平。认真执行工会法,建立和推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开展诚信守法经营户评议活动,提

高了辖区内企业及经营户诚信守

法经营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经

济秩序。

抓集中整治,净化社会经济环境。以基层安全创建为载体,以流动人口治安管理为重点,突出抓社区防范基础建设。加强群众性治安防范队伍建设,完善群防群治组织网络和社区社会治安网络,逐步在全区构建起城乡联动,昼夜衔接,全方位、多层次的治安防范体系。从完善“企地共建”工作体系入手,实行“四个一”挂牌保护,设立“四大员”,在重点工程所在地及其周边地区,适时开展综合整治和专项治理。对打、砸、抢,敲诈勒索,暴力阻碍施工等严重犯罪活动,进行严厉打击。为从根本上治理铁路沿线偷扒煤炭问题,开展了铁路沿线治安专项治理,基本实现“遏止哄抢、杜绝偷扒、安全运行、秩序良好”。为了保障八公山风景区的建设和发展,全区集中开展了山石资源开采专项整治,对禁采的山石开采企业全部关闭。通过依法治理与专项治理相结合,努力营造出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树立了八公山良好的形象。

C

以调解承载第一防线社会和谐取得新突破

土坝街道柏某因家庭装修质量不过关找到装修老板曹某理论,双方发生争执,曹老板一怒之下,打了柏某,柏某招来朋友,双方即将开战,土坝司法所与社区负责人闻讯及时赶到并制止,经过耐心劝说,一场即将发生的流血械斗被及时化解。

稳定,压倒一切。“五五”普法以来,八公山区通过人民调解“百日会战”、“基层司法所进万村大服务”活动以及现在正在开展的“双百日维稳攻坚行动”等活动,使得全区人民调解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真正起到了维护基层社会政治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首先,健全人民调解网。一是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全区各级共建立调解组织64个,其中镇、街道调解组织5个,村(社区)调解组织44个,部门单位、企业、行业协会调解组织15个、村级司法行政工作室3个,建立调解庭和调解室5个,做到了接待群众有窗口、调处纠纷有场所、联系群众有纽带、快速处置有队伍,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调解网络组织体系。现在各镇、街道群众有了纠纷不出村、社区就能很快得到人民调解员的帮助。二是推进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制定了《司法所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办法》,对矛盾纠纷的排查、移送、交办、督办、调处等程序及个案受理、登记、调查、调解、制作文书、回访、立卷、归档等程序进行了具体规范,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三是推行首席人民调解员制度。首批选拔了64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担任首席人民调解员,分别派驻村、社区居委会,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了调解工作质量。如2008年山王镇孔集村的首席人民调解员就在上任后不久,发挥其信息来源快的优势,在很短的时间内果断处置了一起可能亡人的民事纠纷。四是尝试建立矛盾纠纷听证机制。在重大矛盾纠纷调处中引入听证程序,对受理听证申请的条件、参加听证人员、准备工作、听证程序进行了具体明确。通过实践,取得了较理想的成效,此举实现了“四个有利”,即有利于规范调处秩序,解决久拖不决的问题;有利于营造公开、公正、透明的调解氛围,提高调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有利于双方当事人澄清事实,缓和心态;有利于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达到标本兼治的好效果。

其次,健全“三调联动”网。一是推行职能部门联合办公机制。充分发挥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合力作用,配合镇综治办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具体协调各职能部门间矛盾纠纷调处的对接联动。二是实施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无缝衔接”。将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对接。由公安派出所提供村(居)警务室的办公场地和办公用品,司法所指定一名专职调解员驻室办公,派出所安排一名民警予以协助。驻村调解室对派出所接警后不够治安处罚的矛盾纠纷由专职调解员依照人民调解工作的程序进行调解。将人民调解与其他行政调解对接。司法所与信访、维稳、劳动、国土等“三调联动”成员单位配合,对来信来访案件、交办案件、排查中掌握到的案件进行合理分流,明确矛盾纠纷调处责任主体,区分案件轻重缓急,提出移送、交办和督办及调解方案和意见。并按照小矛盾纠纷当日接案当日调处完毕,一般矛盾纠纷3至5天调处结案,大的矛盾纠纷5至7天调处结案,最长不能超过一个月期限的原则调处。对于调解3次以上仍调解不成的,引导当事人进入诉讼程序解决。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对接。开展了诉前调解和诉中委托调解模式。对法庭受理后可调解的案件、案件审理中对于部分有可能通过调解解决的案件以及对于不符合起诉条件,不予以受理的民间纠纷案件由专职调解员依照人民调解工作的程序进行调解。三是完善工作机制。首先是联席会议机制。镇、街道每季度召开一次“矛排”成员单位联席会议,总结讲评季度内各成员单位开展工作情况,分析查找部门联动间存在问题,交流和探讨工作经验和做法,制订下一季度各自工作目标和任务。通过联席会议,加强各部门间交流与协作,逐步完善、畅通部门间联动协作运行机制,沟通感情,推进联动调处工作务实、高效运转。其次是工作报告机制。村(居)每月向镇、街道报告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包括月报表),排查报告要有领导签字,加盖单位公章,排查没有发现问题的,也要记录在案,实行“零报告”制度,宣传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排查调处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工作考核机制。实行三项考核制度,季度通报制:镇、街道每季度通报“三调联动”工作情况;半年讲评制:每半年对落实“三调联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和公开考评;年终考核制:年终进行考核评估排名,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内容,对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不力、出现重大矛盾纠纷激化事件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成效比较显著。近3年来,该区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86起,调处成功率100%。

成绩有目共睹,事迹有口皆碑。议“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我们为八公山所取得的成绩而自豪。因为我们看到,在法治的天空下,八公山经济社会环境得到了优化,经济稳步增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展望未来,我们深信,在八公山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和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八公山的普法大业必将会有一个更加璀璨而辉煌的明天。

省司法厅有关领导在八公山区就“五五”普法依法治理进行调研。

区委书记姚辉、区长程小平、市司法局局长华东升等参加“法治八公山”创建动员大会。

▲省有关媒体在八公山区采访司法行政工作。

▲送法进社区受到群众欢迎。

▲毕家岗街道开展社区青少年维权工作法制讲座。

▲开展法律援助和农民工维权宣传活动。

八公山司法所聘请市劳教所教官担任社区矫正工作指导员。

杨家地村司法行政工作室。

新闻推荐

昨起安徽省三拘留所向社会开放

本报讯 昨日起,淮南市拘留所等3市拘留所将作为试点,揭开神秘的面纱,对社会开放。记者从省公安厅监管总队获悉,根据公安部监管局的通知,安徽省将选择3家拘留所作为试点,试点成功后,逐步对社会开放其他拘...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