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民生福祉保障网
本报记者 孙鸿
为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今年以来,淮南市注重加强救助制度与扶贫开发制度的有效衔接,加大社会救助工作督查力度,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全面落实。据统计,全市保障城乡低保对象57920户、105545人,累计支出城乡低保金29336.73万元;特困人员供养保障29119人,累计支出五保供养金12157.3万元;城乡医疗救助74127人次,累计支出医疗救助金4688.7万元;健康脱贫兜底救助1199人次,支出兜底保障金120.53万元;城乡临时救助3016人次,累计支出临时救助金578.1万元,全市近21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淮南市积极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出台了《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对符合低保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确保到2020年底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修订了《淮南市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将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纳入救助范围,对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不设病种限制,不设救助起付线。对低保对象住院救助比例达到70%以上,特困供养人员全额救助。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水平按年度住院合规医药总费用(含特殊慢性病门诊)的10%给予补助;制定印发了《淮南市因病支出型贫困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将因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超过家庭承受能力,导致生活水平低于淮南市低保标准的家庭纳入保障范围。
让群众无后顾之忧
为实现社会救助标准与经济生活水平相协调,淮南市建立了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今年6月1日再次提高各项救助标准。
城乡低保标准再次提升,今年将淮南市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500元提高到525元,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由3180元/人提高到4020元/人。在此基础上,淮南市进一步加大城乡低保“分类施保”的力度,对重点困难对象体现特别关爱,给予重点保障,其中:对低保家庭中的A类人员增发其补助标准的30%,对低保家庭中的B类人员增发其补助标准的20%。同时,适时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确保老人基本生活,淮南市分散供养五保对象的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6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4200元,集中供养五保对象市辖区财政补助标准定为每人每年7200元,凤台县、寿县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5760元。
此外,全面建立淮南市健康脱贫兜底“351”工程,贫困人口在省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含特殊慢性病门诊),按照各类医保和医疗救助补偿后,在省市县三级医疗机构就诊个人年度自付合规费用分别不超过1万、0.5万、0.3万,超过部分全部财政兜底保障。
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为了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淮南市全面建立“救急难”发现机制,依靠城乡社区党组织、乡镇社会救助工作人员、村(社区)干部、社区网格员等公共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发挥主体作用,及时了解、掌握、核实辖区居民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等特殊情况,主动帮助其提出救助申请并协助落实。
目前,淮南市所有乡镇街道均已建立社会救助服务站(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服务窗口),市级制定出台了《淮南市社会救助窗口服务标准》,规定了窗口服务流程,统一窗口标识,做到了“一明显二摆放三上墙”。县区民政部门和乡镇实行救助“首问负责制”,不论问到谁,工作人员都要把申请人送到受理窗口。对于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申请,由民政部门承办;对于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的申请,由民政部门转办给教育、房管、人社等部门,按照及时办理、快速处置的原则,限时办结,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打造出一条“绿色通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廖凌云按照团中央、团省委的总体部署,团市委在全市建立了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即“1+100”(每名团干部直接联系100名普通青年)。全市各级团干部通过紧密联系青年、加强沟通交流等举措,构筑...
凤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