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村里来了扶贫工作队

淮南日报 2017-05-25 16:21 大字

本报记者 朱庆磊 

最近,凤台县杨村镇淝丰村苏文东等贫困户家来了几位“亲戚”——市规划局扶贫工作队的队员。走访中,工作队队员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低保等扶贫政策落实情况,鼓励引导苏文东等贫困户发展养殖业,自力更生实现脱贫。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今年5月初,市规划局选调了3名政治素质好、协调能力强的同志组成扶贫工作队,正式进驻淝丰村开展***工作。驻村后,工作队3名队员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沉下心、扑下身,走村串户、调查摸底,很快和群众打成一片。

据了解,2014年淝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43户112人。通过精准帮扶,目前还有3户9人未脱贫,村集体经济还未达到贫困村出列要求。工作队吃透村情,扶贫就有了思路。针对3户贫困家庭劳动能力缺乏的实际,采取以社会兜底扶贫为主的方式,积极引导发展养殖业,自力更生实现脱贫;围绕实现“村出列、户脱贫”目标,从改善民生、发展村集体经济入手,打造“脱贫示范村”。

淝丰村地处采煤塌陷区,有5个自然庄,村庄之间不通水泥路,群众雨天出行不便。工作队立足现实,主动与附近煤矿联系,先行协调10车煤矸石铺路,缓解群众出行难问题;立足长远,向县扶贫办申请了2900米“户户通”水泥路项目,向交通局申请了1500米“村村通”水泥路项目。一自然庄群众反映变压器负荷小,工作队积极协调县供电公司为村庄另配备一台变压器,彻底解决群众日常生活用电难题。群众反映村里文化设施缺乏,工作队经与村支两委商定,拟在村部东侧建设村文化体育设施广场,编制文化广场用地规划,并向县文广新局、体育局申报体育文化设施。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向垃圾宣战、建美好家园,重点对主干路、沟塘路坝进行清理、整治,营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既要注重“输血”,更要注重“造血”。工作队创新思路,打造“企业+驿站+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建成淮南首批扶贫驿站之一,走出一条“输血变造血、驿站扶老乡”的就业脱贫新模式。牵头为村里新谋划的60KW光伏电站市发改委已批复,6月底将并网发电;利用县农委7万元扶贫资金购买了5头鹿,交由专业养殖公司进行代养代售,每年可为村里带来3万元收益;向县扶贫办申请扶贫资金30万元,推广大棚香菇种植技术,吸收贫困户参与;计划成立淝丰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现代种养殖业,实现“一村一品”;统一规划集中养殖区域,减少家禽家畜粪便垃圾对生活空间的污染。为增强扶贫的针对性和可持续性,工作队发挥专业优势,计划编制《淝丰贫困村脱贫发展规划》。

干部包户动真情,单位包村动真格。5月10日,市规划局党组在淝丰村召开了扶贫攻坚专题党组会,进一步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全力推进脱贫攻坚。要求工作队全面掌握和落实扶贫政策,严格遵守扶贫工作纪律,把工作队变成战斗队,确保精准脱贫不落一户、不落一人,高标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新闻推荐

脱贫,一个都不能少凤台出台办法,确保到2020年现行扶贫标准下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本报讯(通讯员朱明军)为贯彻落实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部署要求,凤台县民政局、财政局、扶贫办、农委、凤台调查队、县残联六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农村最低...

凤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凤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