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注重协调 提升统筹发展 ——“推进五大发展 建设美好淮南”系列评论之三 本报评论员
淮南各县区产业结构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必须实施协调发展,坚持分类指导、区域协同,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各区域板块协调联动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城乡发展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统筹推进区域合作联动发展。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强同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发挥能源优势,打造长三角地区能源供应基地及化工原材料基地。抢抓京津冀协调发展机遇,强化与科研院所战略合作。全面参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开发、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充分利用淮河黄金水道及岸线资源,加快建设绿色长廊、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综合物流港口,打造淮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
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扎实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提升城乡统筹发展质量。按照“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要求,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全面实施美丽乡镇建设。
着力建设现代化城市。立足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安徽省北部重要中心城市定位,发挥依山傍水、山水相映的特点,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改造提升老城区、加快建设高新区(山南新区)。加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整治,加快提升西部城区、北部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加快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的承载力。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城市功能修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大力建设综合交通网络,构建由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通道组成的“三环四通道”主干路网,畅通城乡、园区“微循环”路网,着力解决过山、过河、过铁、过境等交通瓶颈问题。探索开展“小街区规制”,进一步优化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治理机制,加快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安全城市建设。
全面振兴县域经济。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支持融入中心城市产业链布局和创新体系。要支持寿县全力推进“两新五带”建设,全面提升“五化”水平,加快打造“南工北旅生态县”;要支持凤台县继续围绕“全省创一流、皖北争第一”的目标,建设在安徽乃至中部地区有影响的县级城市,实现资源大县向经济强县的跨越;要支持东部城区的田家庵、大通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和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打造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升级版”;要支持西部城区的谢家集、八公山建设特色旅游区、现代产业区和生态修复示范区,重塑城区形象,加快转型升级;要支持北部城区的潘集建设全省一流的绿色能源基地、新型煤化工基地,打造城市副中心,坚定地向全省市辖区第一方阵冲刺;要支持毛集实验区继续围绕“滨湖小城市、生态大湿地”的定位,建设成为宜业宜游的淮河之畔一流小城市。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22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彩华、吴宁春率调研组,分别前往潘集区、凤台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调研组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详细了解潘集区、凤台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凤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凤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