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久病床前无孝子? 他照顾瘫痪母亲二十多年

淮河早报 2017-03-09 11:06 大字

本报记者 孙鸿

给母亲穿衣梳头、喂饭喂药、端屎端尿,一天洗上几条裤子……这是凤台县岳张集镇观音村66岁的高俊银照顾老母亲每天都必须要做的工作。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20多年来,高俊银每天都坚持着这样的生活,二十多年如一日地精心照顾着年近90岁的老母亲。这些年来的坚持,也让他被省妇联评为安徽省“最美儿女”。

母亲患重病,儿子床前尽孝二十多年

高俊银的母亲年轻时劳累过度,现年事已高,加上1996年患上了风湿疾病和心脏病,手脚麻木,基本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母亲是个老党员,一向为人和善,忠厚老实,为了这个家庭,这辈子吃了不少苦。现在她年纪大了,病倒在床,我一定要照顾好她,让母亲安享晚年。”老人长时间在床上躺着,身体常感到不舒服,为了减轻母亲身体的疼痛,每天高俊银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帮母亲按摩按摩腿脚,活动活动筋骨。然后给母亲洗脸,换衣服,喂母亲吃早饭,每次他都是把好吃的让给老人,即使自己身体不适也不舍得给自己改善。

后来,老人家又患上了脑血栓和老年痴呆,虽然抢救治疗及时没有生命危险,但还是落得半身不遂,瘫痪在床,连话都说不清楚了。母亲住院期间,高俊银每天都陪在老人身边,由于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他坚持端屎端尿、擦拭身体、嘘寒问暖,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等回到家里,他又坚持每天都陪母亲聊天解闷,一有时间就搀扶母亲锻炼恢复,老人想吃啥,他也总是尽量满足,从来不嫌麻烦,把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开开心心。现在老人家比以往恢复得稍好些了,原来满是皱纹和苦恼的脸上总是挂满笑容。

感恩和爱在心,想尽办法哄母亲开心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意思就是说再孝顺的人侍候病人久了也会滋生出不耐烦的心理。可高俊银却做到了久病床前孝心不变,其母亲现在已年近90岁,可谓是小病日日有、大病不断。每遇到这种情况,他总是竭尽全力地伺候好老人。尽管高俊银也会遇到难心事,但他从不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来,有时候患病的母亲会无缘无故地耍脾气,对高俊银厉声谩骂,而他总是面带笑容,想尽一切办法把老人哄开心。高俊银还常搀扶着母亲外出晒太阳,带着她在村子里逛逛,为了保持老人的身心健康,他一年四季常给母亲擦澡、洗脚,为老人剪手、脚指甲。20多年来,老人虽然体弱多病,但在他的精心照料下,竟奇迹般地活到年近90岁。

高俊银婚后有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如今女儿早已经出嫁,两个儿子也不在身边,现在只有他夫妻二人和老母亲住一起,照顾好母亲成了高俊银最大的心愿。“小时候家里生活很苦,有点好吃的,妈妈总是先紧着自己和父亲,而她自己吃剩下的。” 66岁的高俊银说,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妈妈从来都没有亏待过他们。“母亲为了全家人吃的苦太多,不能让她老了还受委屈!”在他看来,对母亲再怎么孝顺都是应该的,现在条件好了,更是要把母亲孝敬好。

精心照顾,亲邻们赞不绝口

亲戚、朋友、邻居们都对高俊银照顾母亲的做法赞不绝口,都说他对母亲的关心、照顾不是一般的精心、细致。一位高家的老邻居说起高俊银更是连连竖起大拇指,“照顾老人坚持一天一个月一年容易,可他坚持了20多年实在太不易啦。都说现在不孝的人太多了,都应该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

有一句话高俊银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岁数大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儿女,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正是这朴实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大道理。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中华儿女的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上行下效,老人抚养好子女,子女赡养好老人,尊老爱幼的风气就能一代代传承下去,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才能发扬光大。

图:高俊银精心照顾老人

(图片由淮南市妇联提供)

新闻推荐

没有户口咋上学?难为啊! 警察破困局,开辟一条通往监狱的亲子鉴定通道

本报记者李舒韵“张姐姐,今年春节我过得非常开心,很感谢你们!开学了,我要努力学习,等放暑假我会带回一个大大的奖状!”2月13日,顾桥派出所民警张冰冰接到小瑞瑞的电话,心里乐开了花。她为小瑞瑞一家人能...

凤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凤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