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的转型崛起之路

新安晚报 2020-06-22 10:31 大字

6月20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6月10日,73岁的李本营和88岁的孙凤城拎着小马扎,从小区溜达到新城体育公园,只用了不到5分钟时间。

5年前,他们还是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刘桥镇小城村的农民。如今,像李本营这样的农民住进了“统建统分”的高标准楼房。“水电气都和城里一样,家门口就是公园和社区服务站,舒坦得很。”李本营告诉记者,“我每天晚上都喝两杯小酒,睡得可踏实了。”

淮北是全国13个重点煤炭基地之一,“缘煤而兴,因煤而建”。淮北市建市60年来,累计为国家供应原煤近10亿吨,为华东乃至中国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动能。而另一方面,采煤塌陷让城市水洼遍地、伤痕累累,制约高质量发展。

“淮北建市60年,采煤沉陷区治理时间长达30多年。”淮北市市长戴启远感慨地说,“没有高品质的国土空间就没有高质量的发展空间。”戴启远告诉记者,淮北市一任接着一任干,以“依托煤、延伸煤、逾越煤”为中心,进行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采煤沉陷区治理为突破口,探索形成“深改湖,浅造田,不深不浅种藕莲”“稳建厂,沉修路,半稳半沉栽上树”的综合治理模式,努力把历史包袱变成发展财富。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淮北市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50多亿元,综合治理沉陷地18.67万亩,新增耕地10.2万亩、建设用地3.16万亩、养殖水面3.4万亩,搬迁压煤村庄226个,妥善解决近20万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淮北市采煤塌陷地变废为宝的案例,被联合国人居署誉为“土地再生的奇迹”。

新闻推荐

濉溪县政协 支持电商企业做大做强

本报讯日前,濉溪县政协主席刘铁,县政协副主席李家龙率部分政协委员调研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情况,濉溪镇、县商务局等单位主要负...

濉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濉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