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老年人如何与家人处好关系? 专家提醒:多沟通、多交流,保持规律生活

市场星报 2020-03-07 00:38 大字

“爷爷一天的生活:起床、被骂,吃饭、被骂,看手机、被骂;奶奶一天的生活:起床、骂人,烧饭、骂人,打扫、骂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这样的段子有很多。疫情期间正值2020年春节,很多家庭老老少少会全天24小时生活在一起,热热闹闹,老人心情复杂,有的家庭则因为疫情不能团聚,家中老人独守,很是苦闷。在这段特殊时期里,老年人如何正确处理好家庭关系,保持内心的平静,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王莹给出建议,老年人与子女要多沟通,多交流,少接触负面信息,保持规律的生活很重要。

在大家庭中,老人当起家中“暖男”

家住合肥瑶海区濉溪东路社区的杜学剑老人,今年69周岁,目前,一家六口人一同居住。“家里很热闹,孙子十岁了,孙女刚两岁。”

杜老说,一直以来他们一家人便生活在一起,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显得更加亲近了。“开始,大家都是居家生活,不能出门,我们就维持着规律的生活,偶尔做一些花样调剂一下。”

儿媳妇会选择“操刀”一些面食,蒸包子、蒸花卷,跟着网络视频学习着,杜老与老伴会忙着做家务,带孩子玩耍,“主要是保持规律,我们早上六点就会起来,忙活一天的生活。”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杜老就是“暖男”,包了家里的所有家务,照顾一家的吃喝。

相处久了,自然会有一些摩擦,杜老与儿子之间也会发现矛盾,但是杜老一般选择包容,“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不会跟他争辩,因为当时都在气头上,怎么说都没用的。”杜老会在大家都平和下来时,侧面提一下,等到心情好的时候,再提出与儿子“谈一谈”。

家庭关系的相处,杜老有自己的一套,同时也是个人心态的调整,“作为父母,要有忍耐,要理解。”杜老说,对于家庭关系处理,他一直这样做。

平时总是“喊不动”的儿子成了贴心人

家住合肥市庐阳区的王奶奶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就住在同一小区,与王奶奶家对门,女儿住在别的小区。一直以来,王奶奶常说儿子的不是,总说儿子很懒,虽然就在对门,但总是“喊不动”。倒是女儿,隔三差五来帮王奶奶搞搞卫生,做做饭、聊聊天,王奶奶有事就会先想到女儿。

这段特殊的时期里,王奶奶居住的小区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女儿不能来小区,王奶奶平时由女儿送来的吃的喝的都不能及时送到了。

这些日子里,王奶奶的生活都靠着儿子,“也是奇怪,发现他这段时间勤快了很多,时不时地做出很多东西来,变着花样。”王奶奶说,虽然与儿子是对门,但感觉没有女儿亲,但现在,王奶奶吃饭全在儿子家。“他们在家里玩手机,跟着手机学着做东西,有时候我也在边上看着,觉得很有意思。”

王奶奶虽然已经80岁高龄了,但手脚还算灵便,平时也喜欢下楼遛弯,现在不能出来,她的活动半径就仅限于自己家和儿子家。

“现在感觉,还是子女在身边的好啊。没想到从前总是喊不动的儿子,现在成了我的贴心人。”

吵闹老两口通过沟通逐渐和谐

陈师傅和牛阿姨,这两位退休老人,性格上都是大大咧咧的,平时走近他们家都能听到两人的大声对话,牛阿姨嫌弃陈师傅邋遢,陈师傅嫌牛阿姨唠叨。他们的儿子告诉记者,两个人平时总是为这些事情吵来吵去,“虽然不是真正的吵架,但总是为了这样一件事喊来喊去。”

疫情期间,他们居住的小区是全封闭式管理,一家三口只能呆在家里,儿子说,一开始大家各忙各的,就跟网上的段子一模一样,他与陈师傅天天被牛阿姨骂,“起床起晚了,挨骂;吃饭吃慢了,挨骂,很多时候会莫名其妙地挨骂,真是很冤枉。”

有一天,看到了网上的段子,一家三口就开始讨论,儿子和陈师傅指出来牛阿姨的问题,牛阿姨也反思,自己怎么就成了一个喜欢骂人、唠叨的人呢?

这一次沟通很成功,从那之后,三人之间很和谐,牛阿姨每次在想指责别人时,先压住那股火气,陈师傅和儿子也主动帮助牛阿姨干活。

“父亲在家也不会时时拿着手机看了,会帮助妈妈干活。”儿子说,很长时间也没见过这么和谐的场面,“每天,会安排人来量体温,父亲总是很积极地提醒母亲量体温,定时让母亲吃药,很温馨。”

居家无聊 老人破解新技能

王阿姨母亲90多岁了,去年摔了一跤导致长时间卧床,老母亲有四个女儿,大家分配了照顾任务,一家照顾老母亲三个月。

王阿姨的儿子儿媳在福建,小孙女一直由王阿姨照顾,因为是过年,年前将小孙女送到了父母身边,从一月份开始王阿姨就全心照顾老母亲。

“谁能想到会有不能出门的一天。”王阿姨说,平时带孩子很累,现在孩子不在身边,总能想到放松一下,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情况,“每天真的很无聊,孩子在身边总有事情做,经常去户外活动,现在啥事都没得做,口罩都用不上。”

一开始,王阿姨很不习惯,只能与老母亲聊天,“看手机都看到眼睛疼了。”后来,王阿姨与邻居学习了发面,便一发不可收拾。在王阿姨的朋友圈中,经常看到她晒出来的种种面食,金黄色的南瓜馒头、绿色的饺子,种类很丰富。“每次都在不停的实验中,母亲吃得也很开心,一个劲地夸我。”

王阿姨说,没想到自己还有这个天赋,做出来的东西卖相很好,“最近又跟邻居学习了做糯米芝麻馅饼。小孙女回来要有口福了。”

专家建议: 多沟通、多交流,保持规律生活

前面所提的大多是有家人陪伴的情况,在生活中,有的老人因子女在外地赶不回来变得很孤单,平时还能出门逛逛,找人下下棋、呱呱蛋,这段时间只能一个人,有的老人连吃饭都是问题。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王莹称这些问题很普遍,针对疫情期间容易出现的老年人家庭关系问题给出了建议,“人际关系大大减少,积累着不良情绪,加上冬春交替,季节变化,焦虑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她称,自我调节很重要,尽快恢复正常的有规律的生活,自己找一些事情做,譬如室内运动。更重要的是少接触负面信息。“有的大家庭,很多时候,平时不在一起生活,距离产生美,可能矛盾的主体也不那么突出。”进入特殊事件,这些矛盾被放大了,这也是正常现象。“父母和子女之间,双方多沟通交流,多看好的一面。”

新闻推荐

春节“惠民菜篮子”暗访不规范门店被责令整改

本报讯“惠民菜篮子工程”是合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为确保惠民政策落实到位,近日,合肥市发改委分三组对全市23家超市...

濉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濉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