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筑巢引凤”到“母鸡下蛋” 新中国合肥70年大事记⑥

合肥晚报 2019-09-30 02:33 大字

○潘培咸关于上海内迁厂的历史功绩的署名文章

○1958年上海胜洋旅行袋厂(1944年吴雨央创办,内迁合肥,是合肥塑料一厂的前身之一)职工合影

20余家小工厂、机械设备仅有一台四尺车床,解放之初的合肥家底“薄”得让人心疼。

1952年,毛泽东的一封信改变了合肥的“命运”,这个只拥有36户工业企业的城市成为安徽省会,百业待兴备受期待。

1954年,56家上海私营和公私合营企业迁入,这对合肥工业发展来说无疑是注入了一针“兴奋剂”。内迁企业不仅大大增加了合肥的工业产值,改变了合肥工业技术人员缺乏、资金匮乏、管理经验不足、供销渠道较少等状况,而且对合肥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也有了很大改变。

1957年,合肥工业年产值终于迎来了“亿元时代”。

第一部分

追忆

一片空白,是解放初期合肥工业最贴切的形容词。

与寥寥无几的工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民对“吃穿用”各项产品的渴求。56家上海私营和公私合营企业迁入,就像是雨后的一场播种,让合肥乃至周边市民第一次感受到了美好生活近在咫尺。

在上海内迁合肥的企业中,合肥面粉厂、合肥好华食品厂和长江饭店的到来“解决”了合肥人“吃好”的需求。作为江淮地区最大的面粉生产基地,合肥面粉厂的前身是上海华丰和记面粉厂,她也是“第一家上海内迁合肥的企业”。

作为第一个上海内迁企业,时任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还亲自接见了合肥迁厂代表。经过几年的厂房建设,1957年1月,合肥面粉厂正式投产,当年就生产面粉32041吨,创工业总产值98万元。从此结束了合肥地区面粉供应靠外调的历史。不仅如此,合肥面粉厂还依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设备,推动了合肥其他工业的发展——1958年厂里建起了两座小高炉,此后又建立了翻砂车间,利用高炉炼出的铁水浇铸电动机外壳和面粉生产过程中的缝口机机架,同时还浇铸各种规格的皮带盘毛坯以及各种绞龙支架和挂脚。

从此之后,合肥工业花开四处——安纺一厂、安徽印染厂、安徽针织厂等解决了合肥市民基本的穿衣问题,为支援合肥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更“织染”出了市民美好生活;上海永和实业公司、上海裕兴纸盒厂、上海春生纸盒厂,这三家看起来不相干的企业却“搭建”了合肥日用化工总厂的雏形,为后来的合肥日化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合肥皮鞋厂、合肥制革厂和合肥塑料一厂等与制鞋业相关的企业,不仅为合肥人打造了一双好鞋,还曾为朱德、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炳淑等名人定制过皮鞋且产品一度出口苏联、日本、美国等地……

内迁企业的到来,不仅填补了合肥乃至安徽针织、印染、搪瓷、制笔、面粉、日用化工等工业生产的空白,为合肥市的工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而且这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又以“母鸡下蛋”的方式,分建和援建了多个企业,这些企业后来也大都成为合肥市的骨干企业。

从一无所有到百花齐放,内迁而来的企业是合肥工业经济发展的先行者,他们奠定了合肥市未来工业发展的基础,实现了合肥工业的第一次腾飞。

第二部分

见证者说

“留住企业更要留住人心”

合肥崛起的功勋章里有他们的一份

“上世纪50年代初的合肥,绝大多数工业门类是空白。从上海内迁部分企业到合肥来,利用上海的人才、技术、设备和资金,很快建起了一批工厂,并迅速产生了效益。当时,采取这种‘筑巢引凤’的做法,对推动合肥工业起步和发展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2018年,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召开,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程堂义采写的《合肥工业档案》系列报道详细地“讲述”了合肥工业那段“启蒙”时光。“1954年初,上海部分企业内迁工作开始进行。合肥市在1954年成立了迁厂建厂筹备组。”采写稿件期间,程堂义从合肥市档案馆翻阅了大量档案材料。“目前,这段历史已经被归纳成集。”

企业内迁,对于上海来说也是好事。“这个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当时集中了全国1/5的工业,显然过于密集,同时上海又处在海防前哨,不符合当时的战备要求。与此同时,企业远离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原料和成品相向运输不符合经济区划原则。”为了完整还原内迁历史,程堂义还采访过迁厂建厂筹备组的潘培咸。在稿件中,程堂义写道:104家企业内迁到安徽,其中迁到合肥的企业有56家。迁出一部分企业,不仅可以支援其他城市经济建设,同时也有利于上海自身经济建设。

每一个企业内迁都有一段故事,档案记载了合肥农药厂迁建的一波三折。

1956年,安徽迁建工作组去上海洽谈,当时合肥急需一个能够生产农药的工厂。于是,中光化工厂、中农杀虫剂化工厂、信记石粉厂等三家企业被通知迁往合肥组建公私合营的合肥农药厂。“中农杀虫剂化工厂、信记石粉厂分别于1956年初、1956年底搬迁完毕,但中光化工厂却一直没能够搬迁,原来是因为中光化工厂那几年效益特别好,上海一直不愿意放。” 潘培咸曾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迁厂建厂筹备组多次赴沪进行协商,最终使得中光化工厂搬迁。

从上海到合肥只是其中一个波折,合肥农药厂在肥选址又遭遇多变。考虑到农药厂的运输方便,大厂聚集的合肥东边被第一时间排除。经过深思熟虑,筹备组最终选择了水路方便利于停船的南淝河边上的城南弯道。可当筹备组实地查看时,发现城南弯道是市委划定的农业试验田,不能受任何污染。陷入僵局时,靠西淝河的濉溪路进入了大家的视野——这块地既不占用耕地,又避开了池塘,不影响居民灌溉。

企业内迁,最重要的是留住人心。

跟随企业,一些上海的工人也迁移到了合肥,可在合肥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后,部分上海籍工人动了回去的念头,毕竟当时的合肥没有上海繁华、生活方便。如何留人,这个问题也被程堂义写入了报道:当时合肥分管工业的负责人还曾率队深入工厂,听取上海工人们的意见并将加快落实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可以说,这一批上海工人是当时合肥工业的顶梁柱,他们把宝贵的职业生涯留在了这座城市,合肥崛起的功勋章里有他们的一份。”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乐天茵子

新闻链接

工业崛起大事件

新闻链接

1.1951年,安徽第一家电子工业企业——合肥无线电厂建成。

2.1953年,合肥对私营工商业进行全面登记,全市登记的私营工商业户计3726户。

3.1953年,市政府批准向各工商户贷款,帮助私营工商业克服困难。

4.1954年,合肥兴建棉纺织工业。

5.1954年,安徽省治淮委员会模型工厂(合肥无线电二厂前身)建立。

6.1954年,恰丰、钜源、仁康、茂昌、义和、义圣公、丰泰等7户私营工商业者集资17055元(旧币),筹建光明胶木厂,1955年8月正式投产,产品全部由省百货公司包销。

7.1954年,棉花、棉布实行计划收购、计划供应。

8.1954年,合肥农具厂生产的红芋切片机运送北京展览,次年春转运民主德国参与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展览。

9.1954年,合肥市对市场物价作出规定,除三类农副土特产品外,其他商品一律执行国家牌价。

10.1955年,合肥农具厂批量生产新式农具——双轮双铧犁。

11.1955年,市郊区第一个蔬菜合作社在城东乡成立。同年秋,合肥郊区已组建29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13598户,占当年总农户的99.8%。

12.1955年,合肥实行粮食定量供应,使用地方粮票;同时对商品猪实行派购政策。

13.1956年,合肥第一家化工企业——合肥综合化工厂建成。

14.1956年,全市手工业实现合作化,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者占全市手工业人数的99.1%。同年,全市工商业界7000多名职工集会游行,庆祝全市提前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15.1956年,合肥市首次发放合营企业私股股息。

16.1956年,全市开放10多处农副产品自由交易市场。

17.1957年,安徽第一纺织印染厂成立。

新闻推荐

拾荒者李科学捐款感动小城 淮北汉子在桐乡捐出“一桶硬币”做公益,自称多次捐款是为回报社会温暖

这两天,在浙江嘉兴桐乡,一名拾荒者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事情发生于9月6日上午,一名双腿残疾,拄着拐杖的男子走进浙江桐乡市社...

濉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濉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