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县城到大都市:合肥演绎城市的嬗变(上) 城市生长的力量
城市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从5平方公里的小县城,到1.14万平方公里市域面积、460余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合肥这座城市在不断向外扩展;
从5条马路,到全市公路里程近2万公里,公路、铁路、水运、空运立体衔接联动,合肥这座城市在不断向前延伸;
从低矮破旧的房屋,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合肥这座城市在不断向上生长。
70年,这座城市的变化彰显了惊人的“合肥速度”,传递着民生至上的温度,体现着品质优先的态度。
因水而兴合肥城
合肥建城史上曾有三座古城,即古合肥城、三国新城、环城河环抱的老城区。
古合肥城。筑在南淝河北岸(水西门外约1公里处)。刘彩玉《历史上合肥城》说,“合肥‘聚落’(居民点)形成、发展,实与古代水道、交通有密切关系”。具体建成时间,明代杨循吉记:“(庐州)府城之建,在昔莫详其始。当是庐子有国以来所筑。”汉末战乱,合肥城屡遭毁坏,扬州刺史刘馥单骑入合肥空城,建立州治,短短数年就使因战乱而几成废墟的合肥成为江淮巨镇。
三国新城。三国时期,魏吴在此反复交兵。魏征东将军满宠从军事防御目的出发,为避吴军水战之长,“引贼于远水”。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年),在合肥西北三十里的鸡鸣山东侧“奇险”处建新城,魏青龙元年(233年)建成,史称三国新城。东晋时期,新城毁废。
老城区。三国时,曹操在故城之东逍遥津临水冈阜高地筑教弩台。此台今存,是老城区之根。唐贞观年间,大将军尉迟敬德在教弩台的河南之地筑土城,是老城区建城之始,史称“金斗城”;天祐年间,张崇在金斗城基础上扩建新城,周回二十六里一百七十步,构建老城区框架,史称“罗城”。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为防御金兵南侵,淮西帅郭振驻军合肥,在金斗河之北修筑屯兵之城,史称“斗梁城”。明清时期,城池建设虽无较大扩展,但数次修缮旧城,调整城内功能布局。
民国时期合肥城的变化是缓慢的,从一些历史资料对比发现,基本保持着清代结构框架、名称,如东大街、南门大街、西门大街、小南门大街、北门大街等,这些通向城门的干道的走向和名称都没有变化。
清代、民国年间,合肥城的四关外自然形成了一些小街道和居住区。旧时城门是通向城外的交通节点,为保证城内治安,夜晚往往定时关闭城门。或有进城迟的,或带车马进城不便住宿的,或需要在早上进城办事的人,会在城外暂住。于是道路两侧出现一些车马店、饭店、杂货铺,形成简易的街道和居住区。还会有城内外物资交流的集市,交易比较活跃。这些地方旧时称为关厢地区,合肥关厢地区出现的小街道主要有:
坝上街:观德桥至孝肃桥,板桥河下游,俗称二道河东岸;
崇德街:铁路至观德桥;
尚武街:观德桥至东门大桥;
河北街:观德桥至木板桥(今胜利路与滁州路交会处南侧);
木滩街:东门大桥东南角至凤凰桥;
双岗街:北门城河桥经小岗过虹桥;
二里街:西门外出城沿城河向南转西;
格物街:小东门至孝肃桥;
河街头:孝肃桥至里化桥,淝河西岸;
南门口:城门口至南郊大路(今芜湖路)
……
人民城市人民建
合肥解放前夕,城区内房屋低矮破旧,道路狭窄不平,缺少水电,没有公共交通。至于旧时所谓庐阳八景,早已湮没殆尽。整个城市只有一条20米宽的东大街(淮河路),没有一座像样完整的建筑。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中共合肥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在医治战争创伤的同时,采取以工代赈等办法,组织市民整修街道,加固桥梁,建设新合肥。
1949年2月,合肥市军管会公用事业部建设科负责城市的营建管理,年底,成立合肥市人民政府市政局。同年11月,规划人员绘制出《合肥市区图》。1950年7月,颁布《皖北区合肥市政建设管理法规》。1952年,规划人员绘制出《合肥市街道计划草案》,提出以老街道为中心,在城市内建设井字形、城外建设环放射形干道系统的设想。
自1949年始,对老城区大街小巷临街道路进行维修、拓宽或翻建。1952年,发动临街市民翻修东大街、映典路、小东门街、前大街、西门大街、横街、德胜街等,修复和拓宽了胜利路、文昌街、横街、北大街、后街5条道路。
1953年至1957年,市政道路建设以改建市区干道、新辟东郊工业区道路为主,扩建的东西向干道有长江路、淮河路、安庆路,南北向干道有徽州路、宿州路。新建了六安路、庐江路、舒城路、逍遥津路,改建了九狮桥和格物街。配合东郊工厂建设,新建了和平路、大通路、明光路、铜陵路,扩建了蚌埠路。在市区南,新建了宁国路、屯溪路,改建了芜湖路。在市区西,改建了梅山路。在市区北,新建了亳州路、濉溪路。这些道路多数为泥结碎石路面,部分道路后期改为沥青路面。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用人力车和土办法修路,50年代中后期开始采用机械化施工。
合肥老城区河流交错,护城河又将老城区围住。据记载,清嘉庆年间,合肥城有石拱桥25座。1948年,合肥城有桥梁33座。1949年至1956年,建设部门改建6座石台、木台钢梁木桥面,填实6座古拱桥,拆除观德桥、毛老爷桥和眊龙桥,新建17座桥。
合肥园林始于清末,城区先后出现龚家、段家、洪家、季家等四座园林。西郊大蜀山曾林木葱郁,抗日战争期间被侵华日军破坏殆尽。因迭遭兵燹,四家花园多数无存。1949年6月,皖北行署决定将合肥的龚家花园扩建为逍遥津公园,这是解放后合肥建设的第一个人民公园,也是新中国合肥园林绿化的开始。
解放后经过十多年市政城建、交通道路、供水排污、园林绿化等综合性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57年的20.7平方公里,到1965年发展为50.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1957年末的23.7万人,增加到1965年末的36.2万人。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合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逍遥古津、包河秀色、环城翡翠、蜀山春晓、五里飞虹、琥珀流光、庐州灯火等,成为一代合肥人的记忆,也是上世纪90年代合肥城市建设的缩影。
进入新世纪,合肥城市建设迈入了快车道。统计数据显示,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合肥公路、铁路、水运、空运立体衔接联动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夯实。2018年,全市公路里程达19026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初的90.9倍,年均增长6.8%;公路货物运输量3.41亿吨,是1957年的2107.6倍,年均增长13.4%。水运货物运输量5258万吨,是1957年的254倍,年均增长9.5%,合肥水运港集装箱吞吐量达30.52万标箱。铁路营业里程570.4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初的3.8倍,其中快速客运铁路289.2公里,占全省的20.2%;铁路客运量4299.1万人,是1957年的53.1倍,年均增长6.7%。民航客运量607.5万人,是1978年的341.3倍,年均增长15.7%,新桥机场进入“千万级俱乐部”。
新闻推荐
采煤塌陷区:破解生态修复治理世界难题淮北,一座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的能源城市。自1960年建市以来,淮北累计开采原煤10亿吨,为...
濉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濉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