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办 一次办 就近办 淮北全面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

安徽日报 2019-06-14 07:00 大字

本报讯(记者 丁贤飞)去年以来,淮北市公安局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努力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让群众、企业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网上办”代替“现场办”,“群众跑”变成“数据跑”。淮北市深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340项公安业务“网上办”。去年7月,淮北公安便民服务e网通正式上线运行,这是淮北市政府部门在安徽政务服务网淮北分厅开设的首个便民服务站,可办理340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该局还在全省率先试点使用“e网通”网证助手进行人像识别认证,实现无身份证人员便捷登记核查。

“以前旅客住宿忘记带身份证,要先到派出所开具身份证明。现在通过‘网证助手’进行人像识别认证,旅馆前台只需扫描生成的认证二维码,就可实现对旅客身份的识别登记。”淮北市公安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变“来回跑”为“一次办”,政务服务“一站式”功能不断提升。除受制于场地条件限制或客观上不宜进驻的事项外,淮北市、濉溪县两级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全面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有效避免了“来回跑”现象的发生,初步实现了“只进一扇门,能办全警的事”工作目标。淮北警方还推进集成服务,通过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群众只进公安窗口“一个门”,到综合窗口“一个窗”就能办成事。

推进放权布点,“就近办”方便群众。户政、出入境、交管等工作与群众紧密相关。在户政方面,淮北警方下放部分户籍业务审批权限,无犯罪记录证明也实现了全市通办,并在偏远地区增设户政业务受理点;在交管方面,通过下放车管业务权限、推广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模式等举措,着力打造市民“家门口车管所”;在出入境方面,不断推进受理点建设,先后建成相山、杜集、烈山分局受理点,使群众真正享受到“家门口”办证的便利,同时推进异地办理。

为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便利,淮北市公安局还在“减材料、减时限、简流程”上下功夫,减少群众办事手续。该市取消申请材料382件,精简率60.8%,18项车驾管简单业务“一证即办”;压缩事项办理时限,临时爆破工程审批等事项办理时限由20个法定工作日减至2个法定工作日,户政、车驾管、出入境业务随到随办;规范、精简审批服务事项操作流程,确保同一事项在全市公安机关的任何一个窗口办理,遵循的都是同一个标准,实施的都是同一个流程,享受的都是同样的服务。

同时,淮北市公安局推出3项特色服务:周六非工作日服务,出入境服务窗口实施周六非工作日服务制度,车管所每周六上午提供非工作日服务,为上班族、学生族分忧;容缺服务,推行容缺受理,制定容缺预审事项及执行标准,减少群众跑腿次数;预约服务,开设居民身份证、居住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办理“绿色通道”,优先受理、审核签发。

·编后·

淮北警方聚焦群众关注关切,着力围绕“网上办、一次办、就近办”的要求创新举措,最大限度减轻群众负担,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新闻推荐

濉溪举办大运河文化节

本报讯(记者丁贤飞通讯员吴永生)5月26日,由濉溪县委县政府主办的第二届大运河文化节拉开帷幕。开幕式活动现场,举行了脍炙人...

濉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濉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