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多公里高压线上“舞动”春秋 淮北电网检修员张涛 27年来带电作业1280余次 获得18项国家专利

安徽商报 2019-05-20 01:54 大字

5月15日10时,在淮北220KV国蒋线3号杆,46岁的张涛穿好整套的屏蔽服,通过软梯,登上离地面十几米高的高压线开始进行带电作业。27年来,类似的带电作业张涛已完成了1280余次,而在一次次的作业中,他不断通过发明、创新,改进施工工艺,目前已取得了18项国家专利,部分成果在行业内得到大力推广。

27年守护1800公里线路

张涛,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老一些,鬓角已花白,27年来一直在室外进行输电运检工作,风刀霜剑在他脸庞留下了如刀刻般的皱纹。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带着爬杆铁鞋、扎着安全腰带、戴着手套、拿着钳子和测电仪等工具,在1800多公里长的线路上奔波忙碌,这就是张涛的“线路人生”。

1992年,19岁的张涛踩着父亲的脚印,来到当年的“淮北供电局”上班,成为了一名线路检修工,至今他还记得第一次“干活”时的场景。“在濉溪县双堆集,要爬到118米的杆塔上安装避雷器。”张涛说,自己带着怯意爬杆上塔,整个塔身都是不停摇晃的,往下看地面的汽车就像玩具小汽车似的很小很小。

在师傅的指点下,张涛顺利完成了这次任务,取胜的刺激和骄傲让他对这个工作萌生了好感,结果这一“好”就是二十多年。这么多年来,张涛的主要工作就是消除线路故障,对于一个线路工人来说,是既简单又平凡,但也是很辛苦的事。

夏天,骄阳似火,在庄稼地里钻进钻出,总是汗流浃背;冬天,寒风刺骨,拖着几斤重的泥鞋在冰天雪地里行走,总是步履维艰。然而无论多累多难,张涛始终记得父亲的话:“你干的活儿关系到千家万户,一点也不能马虎。”

安全“创新”拥有18项专利

张涛是国网淮北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班长,为了不影响企业和居民生活用电,他经常需要开展带电作业,也就是不停电检修线路包括高压线路,“经常接触的都是35-220千伏的高压电,稍有疏忽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于是如何让自己和工友们可以平安工作,成为张涛最下功夫琢磨的事情,这也是他搞发明创新的最大动力,“为了减轻劳动强度,更是为了减轻线路工人的工作风险、解决技术难题、提高工作效率。”张涛说,虽然自己只有高中文凭,但是业余时爱看书爱钻研,就这样琢磨着从小改小革小发明开始,慢慢地走上了一条技术工人的创新之路。

从2008年“钳式拔销器”获国家专利到2018年“带电导线悬挂绝缘软梯工具”获国家专利,张涛及以其名字命名的“张涛劳模创新工作室”已拥有18项国家专利,其中包括8项发明专利,这些革新成果在生产中得到普遍运用,解决了众多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难题,部分成果在电力系统内得到大力推广并填补空白。

让张涛感到庆幸的是,27年来他先后参加1280余项带电作业,消除缺陷隐患3570余项,没发生过一次安全问题,实现零差错目标。

站在行业“最高学府”授课

胡雷雷是张涛的徒弟,在他眼中,“暖”“严”“细”就是张涛的“标签”,“师傅曾因为我的一句累,不辞辛苦从淮北到泰安去安慰我;也曾因为我在高空中掉了一个螺栓,狠狠骂了我一顿。”胡雷雷说,正是师傅的教诲,自己才有机会不断进步,获得了市里的五一劳动奖章,又被提升为部室技术员。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张涛最高兴和最欣慰的事,就是在工作中带出了一批优秀的徒弟,“我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虽然有我个人努力的成分,但主要是师傅们的传、帮、带,所以有了一技之长以后,我不能忘记回馈,也希望带好后面的人。”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张涛带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电网运行检修队伍,很多徒弟都已成了生产系统的骨干。此外他还被国网技术学院聘请当兼职培训师,经常站在国网技术学院的讲台上给大学生们讲课,一个高中文凭的一线工人,在电力行业“最高学府”授课,那是张涛最自豪、最幸福的时光。

遗憾未能见父亲最后一面

虽然张涛对工作无愧,可是对于家庭,他却深怀歉意,他最遗憾的事,就是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那是2013年12月30日23时许,张涛正准备和妻子送发烧的儿子去医院,却接到了抢修线路的电话。

“于是我就带着儿子去了医院,张涛去了抢修现场。”回忆起这段经历,张涛妻子陈琛瞬间红了眼眶。次日凌晨2:00,陈琛接到了老家打来的电话,说是张涛父亲心脏病突发,家里却始终联系不上张涛,“他在30米的塔顶抢修线路,一直忙到早上5点多,我才联系上他,此时父亲已去世了,他未能见到最后一面。”

由于工作忙,张涛平时也很少能兼顾到家里,对此陈琛没有怨言,就是会不时担心张涛的安全,“他也知道我担心,每次有什么抢修,他结束后都会第一时间给我报平安。”陈琛说,家里是很支持张涛工作的,就是希望他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工作。

张涛说,自己在线路上干了这么多年,说不累那是假的,但如果说感觉乏味却没有过,他干事业的最高境界就是“乐”,以事业为“乐”,“每当我走下铁塔,看到多少个企业、多少个家庭因为我们的辛勤劳动而不停电,我就觉得我算是一个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我的辛勤、我的汗水能给别人带来一片光明和幸福,值了。”

通讯员 李林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李萌 文/摄

新闻推荐

由“南”“北”到“中”心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成长”的合肥(三)

○1955年的江淮大戏院○1959年航拍的合肥老城区,中间道路是长江路○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市区六个街道办事...

濉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濉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