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北”到“中”心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成长”的合肥(三)
○1955年的江淮大戏院
○1959年航拍的合肥老城区,中间道路是长江路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市区六个街道办事处更名的通知
○合肥市人民委员会关于南市区更名为中市区的报告
○合肥市人民委员会关于南市区更名问题的批复
□程堂义
在合肥不断发展的区划调整和名称变化中,曾有过“东市区”和“西市区”。那肯定有人很疑惑是否有过“南市区”和“北市区”呢?你可别说还真有过。那“南市区”和“北市区”是如何形成的?又经历了哪些发展呢?
一
你所不知道的 “南市区”和“北市区”
说到名称上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的中市区,不少人还是有印象的,因为作为合肥老城区,自宋代扩建合肥城至新中国成立后,中市区一直是合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但你知道吗,中市区是1963年5月合肥市政府根据区划调整才确定的名称。那在这之前,中市区所辖区域叫什么呢?这就引出了存在时间不长、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南市区”和“北市区”。
据档案记载,1960年6月,根据当时的国情和区划调整,合肥市成立了东市、南市、西市和北市四个区,各区增辖城郊公社。其中南市区辖三牌楼、徽州路、方桥、高潮、曙光、卫岗、前进和肥河等8个分社;北市区辖县桥、逍遥津、双岗、杏花、孙岗和四里河等6个分社。至1963年5月,合肥市再次区划调整,成立中市区,辖逍遥津、三牌楼、古楼街、寿春路、县桥街、安庆路、光明街、益民街、亳州路、双岗街等10个街道。
从这些档案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和后来一直存在很久的东市区和西市区不同,南市区和北市区只“存在”了三年左右时间,而中市区则是整合了南市区和北市区当中的老城区部分区域而形成的。
作为曾经的政治中心,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驻地一直在中市区辖区内。“解放后合肥市委市政府短暂地在今天的老省博物馆办公后迁到淮河路、寿春路一带办公,淮河路上的市委市政府办公旧址还在呢。”今年85岁的曾任职市政府办公厅的金其恒老人说。而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后至本世纪初省委省政府的办公地点一直在长江中路。
二
多种经济“百花齐放”
和别的区相比,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间里,中市区的经济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种形式,既有工业经济,更有独特的商业、服务业经济。而且相较而言,商业、服务业比工业更表现突出。
在商业方面,淮河路,特别是宿州路与淮河路交口的十字街一带,一直都是合肥最繁华的街道。即使在物质不太丰富的年代,也是沿街商铺林立,商人云集于此,各自经营不同的买卖。十字街边多以棉布、百货店居多。经营的商品名牌荟萃,包罗万象,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高档商品三星牌搪瓷脸盆、双钱牌胶鞋、回力牌球鞋、太平洋毛巾、英雄牌绒线等,只有这里才有。
而说到服务业,首推当然是1955年在长江路建成的“安徽第一旅社”长江饭店了。它让合肥开始拥有了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饮食服务企业,不仅红烧肉或鸡块、炒肉丝、素菜和一盘小炒之类的这样“四菜一汤”的“饕餮大餐”成为很多老合肥的回忆,而且创造了多个“第一”,比如自动抽水马桶,在当时很少见的冰箱、镀银餐具、象牙筷、沙发等一些高档设备。
更为重要的是,因为长江饭店的创办,还把上海的老店绿杨村酒家引进了合肥,开在了淮河路与宿州路交口。绿杨村酒家一开业就轰动了全市,招来了众多顾客,不少人每个月总想着攒点钱和朋友去绿杨村打次牙祭。除了绿杨村酒家,长江饭店还衍生出了当时合肥最大的百货商店——合肥三八百货商店,以及合肥最早的洗染店——合肥浪淘沙洗染店。这两个店成为不少老合肥人的记忆。
当然,除了商业,中市区还聚焦了一批工业企业,特别是北面一带有金笔、电子、化工、冶金等几十家工厂。它们为合肥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比如当时同在濉溪路的合肥金笔厂和合肥农药厂。据档案记载,合肥金笔厂不仅产品出口销往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研制了多项成果,填补了我国的空白;而合肥农药厂在1960年左右上交国家利润就占到了全市上缴利润收入总额的三分之一。
三
文化事业发端地
设立合肥市人民文化馆;成立市新华书店的前身皖北新华书店总店;成立合肥市庐剧团;建成合肥首家电影院解放电影院……作为文化中心,中市区成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新中国成立后多个文化形式发源地和兴起地。
而在这当中,位于中市区,南起原商业厅、北到四牌楼,总长不到一华里的“南土街”是当年合肥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
“可千万别小瞧这不起眼的南土街,它可是当时合肥的文化街:解放初期市里兴建的第一家专业的解放电影院、合肥市文化馆、与文化馆紧连的中苏友好馆都在这条不长的街上。”据曾经住在这条街上的王道庆老人撰文回忆说,解放电影院大门地势较高,观众进影院得上十几级台阶后才能入内。那时电影院的生意十分火爆。尤其是周末或是节假日,电影院门前观众人多如潮,每当放映新片更是热闹非凡。
而据档案记载,解放电影院南面不过百米就是合肥市图书馆。那时合肥市几乎没有高楼。图书馆也就是四五排整整齐齐的平房。平房里设有借书室、阅览室及办公室。在图书馆的北隔壁就是中苏友好馆。这是座四层高的建筑,在当时的合肥算是高楼了。中苏友好馆里经常举办电影报告会和放映当时的苏联电影。在南土街附近的仁爱巷里,则有省文史研究馆,萧龙士、梅雪峰等一批书画家就居住并工作在这里,更是浸染了这里的文化氛围。
除此之外,曾是新中国成立后合肥文化发展的标志,位于淮河路上的早在1954年就建成的江淮大戏院也一直在省会人民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它身上也体现了多个安徽文化方面的“第一”。
据档案记载,江淮大戏院不仅成为展现江淮大地艺术魅力的舞台,也吸引了全国著名的艺术家及国外几十个艺术代表团与国家级的知名演员来到这里,例如梅兰芳、荀慧生、童祥龄、常香玉、红线女、侯宝林等艺术大师,都曾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艺术形象。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陈毅、刘伯承、万里以及外国的部长、大使等多人也曾在江淮大戏院观看过演出或做过报告。
自1960年6月改东市区为南市区,到1963年5月改南市区为中市区,并整合了部分北市区的区划。从东市区到南市区、北市区,再到中市区,名称在变化,所辖区域在变,但没有大变的是,作为曾经的老城区和后来的城市中心地带,中市区所起的“领头”作用是明显的。
新闻推荐
4月23日,在淮北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曹靖靖(中)帮助新疆姑娘熟悉生产工艺。本报通讯员徐度聪摄曹靖靖是淮北市华孚时尚股份...
濉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濉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