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新生 万象更新

安徽日报 2019-04-11 07:18 大字

1948年的淮北平原,着眼于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国计民生,在公私合营新经济政策的主导下,一场通过公私合营,整合收购的行动,正在有着2700年白酒酿造历史的淮北濉溪口子镇有条不紊、紧锣密鼓地展开。

淮海战役初期,按照老解放区白酒专卖系统经营管理模式,由宿县地区专员和宿县专卖处指派的七人工作小组,已进入濉溪,开始了接收“小同聚”“德泉涌”“福全”“大同聚”“大盛”等私人酿酒糟坊的工作。当时的濉溪酒业,早已声名显赫,拥有自己的商会组织。在1931年和1934年,商会就组织濉溪口子酒,参加全国性的“铁路沿线土特产展览会”并赢得甲级名酒的美誉。

这场仅耗时两个月的收购整合行动,不到半年后,这家国字号的酒厂,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长河滚滚 酒业先锋

据《口子酒志》所载,1949年5月18日,口子酒前身“国营濉溪人民酒厂”成立,年产大曲酒84吨。

在中国白酒史上,濉溪口子镇的酿酒史,最早可以追溯2700年前战国七雄争霸时期。濉溪老城,俗称口子集、口子,缘于春秋战国时为汴水入濉之口,至金元又成了溪水入濉之口,故又称濉溪口。濉溪酿酒,相传春秋战国中的宋国时就已形成规模化生产,作坊云集。

时至先秦,地处华夏腹地的淮北,就成为了宋、鲁、陈、卫各国国君歃血饮酒的会盟之地。魏晋时,“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和“七贤”之一的刘伶等名士天生好酒,扬名天下。刘伶写下《酒德颂》,嵇康则挥毫《秋胡行》中“旨酒盈樽,莫与交欢”的诗句。

宋朝时酒业兴盛,据古碑记载,在濉溪和柳孜已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濉溪酿酒更上一层楼,引来众多文豪笔赞。濉溪口子河畔,家家户户酿酒,也迎来中国酿史上规模著称的高峰,直至金兵南犯,战火四起落入低潮。

元朝建立后,濉溪酿酒业又再度兴旺,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在渠沟设立“酒监”以课酒税。到明万历年间,濉溪酿酒作坊繁荣,再度以规模化扬名。

受益于隋唐大运河兴建,濉溪美酒开始了通达南北,畅销华夏的辉煌。到明末清初,濉溪酿造作坊已发展到数十家,仅有据可查的,就有“允成”“广益”“俊源”“春泉”“源兴”“同泰”“同源”“福泉”“义和”“隆源”“同益”等知名酿酒作坊。据史书记载,濉溪酒坊多为前店后坊,每个酒坊雇工2至3人以上,既零售也批发。濉溪镇上,各大酒坊招徕顾客的对联迎风招展,“同益”坊有“同饮兰亭毓流曲水”;“广益”坊有“溢成玉露浪涌金波,金勒马嘶芳草地”;“福泉”坊有“玉楼人醉杏花天,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粕落水游,鱼得味成龙”。可见当时的濉溪产酒,色香味便已自成一脉。

回溯历史,不难发现在新中国成立前夜,冒着战火硝烟收购整合濉溪老酒作坊,已然成为复兴民生、推动新中国白酒行业发展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与新中国同龄的口子酒业前身“国营濉溪人民酒厂”的成立和量产,在新中国白酒行业发展史上,无疑有着领先发展的深远意义和独特地位。

激情岁月 壮志满怀

回溯口子酒的历史,并非是要沉湎于昔日荣光。上世纪五十年代,既是共和国新生的开始,更是一段人人奋发向上,励精图治,时不我待,为国奋进的激情岁月,也是口子人不断探索和寻求创新与突破的开始。

就历史而言,口子人对白酒酿造技艺巅峰的执着追求,从未曾停步,从学徒到师傅,也曾名家辈出。

濉溪著名酿酒人邢保元,17岁就随父到福聚酒坊做杂工。烧火、拉盘、做醅、打堆逢技苦学,悉心琢磨烧火、擦边、上甑、出甑、做醅、拌曲等技艺。当时,一般糟坊100斤红粮可出酒40斤至50斤,而福聚糟坊100斤红粮,只能出20斤至30斤。邢保元不断思考:“每池投料一样多,为什么出酒时多时少?”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发现糟醅如有杂质,会产生异味,影响出酒量,必须快速让糟醅降温,挥发异味。他由此总结出“快速晾醅”经验,指导工人用木锨扬醅要“出手如虹,落地成线”。当时既没有温度计,也没有化验器,他就在糟醅没有蒸气升腾时,用脚醅试温度,用手抓醅测水分,形成自己独特的“脚手摸”功夫。为把曲粉与糟醅拌匀,又提出做醅要“三圆三长”技艺,从此,福聚糟坊出酒率一直高于其它酒坊。后来,福聚酒坊因匪患停产,邢保元到小同聚酒坊当酿酒师傅。1949年3月,邢保元成为该厂唯一的酿酒技师。1955年,邢保元亲自带着口子酒参加全国第一届评酒会,荣获全国甲级酒类第五名。

随着新中国开始对酿酒实行专酿专卖政策,私人酿酒作坊“广益”“允成”“福泉”“春和园”“德源兴”“仁源”等,纷纷并入了“国营濉溪人民酒厂”,并易名为皖北行署区濉溪县酒厂。此后,皖北行署区濉溪县酒厂更名为“安徽省濉溪酒厂”,简称濉溪酒厂。一批在新中国白酒酿造史上绽放光芒的酿酒人,房艺武、赵德威、吴玉章、周方元、赵存庄等调入濉溪酒厂。

1951年8月2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业厅烟酒工业管理局同意濉溪酒厂在东关私人酿酒糟坊基础上扩建。当年9月1日皖北行署区专卖事业公司成立。

此后,濉溪酒厂在东关(古濉河东岸)征地150亩扩建,建造了新中国首批中西合璧风格的酿酒厂房群。技术上,口子酒响应国家号召,在“大蒸大回”明清古法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出“续渣混蒸老五甑”,以提升出酒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时年产能已达1954吨。

1955年,濉溪酒厂参加全国第一届评酒会,生产的高粱大曲酒荣获甲级酒类第五名。当年,濉溪酒厂在传承濉溪酒古老的酿造技艺之上,创造出高档优质白酒濉溪酒(俗称口子酒),正式定名为“濉溪口子酒”,“濉溪口子酒”成为新中国成立先期拥有正式品牌名称的中国白酒之一。同年,在轻工部号召下,全国开展各大酒厂技术交流活动,濉溪口子酒厂派出大量技术人员,无私支持同行发展,主动为省内的兄弟酒厂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援,提升出酒率。

1959年10月,濉溪酒厂将窖藏的濉溪口子酒,作为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送到北京,向新中国成立10周年国庆献礼。

一年后,随着公私合营浪潮和粮食纳入统购统销政策,中国白酒迎来了真正工业化生产时代。

新闻推荐

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钟楼村花甲老人钟鑫,收集红色藏品10万件,自费创办4所博物馆供人免费参观 守护革命文物 赓续红色基因

淮北市濉溪县韩村镇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松青柏绿,肃穆庄重。这里,一座藏品达数万件的红色博物馆诉说着往昔峥嵘岁月,每年吸引...

濉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濉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