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运画情传神——李宏勋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色□武新坦
不久前,惊闻李宏勋先生离我们而去,感叹其在艺术顶峰之年的逝去之余,不禁再次忆起宏勋先生的音容笑貌,眼前展现其匠心独运、画情传神的艺术风貌。
李宏勋先生(1944.3—2015.6.4),安徽省濉溪县人,自幼热爱绘画,少年时便跟父亲学雕塑,塑神像。1975年,时年30岁的李宏勋凭一幅毛主席视察舒茶公社创作的《茶山春晖》工笔人物画作,入选全国美术展、被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至此,一举成名,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是安徽省青年画家中的佼佼者。而后,李先生数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笔耕不辍,一发而不可收。他的上百件作品在国家和省级以上展出、发表。《中国美术家辞典》、《世界现代美术家辞典》、《中国现代书画篆刻家名鉴》、《中韩书画名家大师精品选》、《二十世纪中日书画名匠集》等多部辞书有其传,并担任《唐诗三百首书画集》、《宋词三百首书画集》特约画师、顾问。2001年6月,其《八仙过海》画作被中国驻法大使馆收藏。其论文《对当今画坛历史文化嬗变的思考》,入编大型论著《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一书,并评为一等奖,深受国内外广泛影响和好评。
如今三四十岁以上的人,一定对李宏勋的连环画不陌生。他创作的连环画《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风雷》,一版再版,受到青少年的青睐。以画古代仕女享誉江淮大地的李宏勋,一举成为安徽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连环画创作领军人物之一。他绘连环画人物,造型含蓄中略加夸张,线描健劲有力,落墨洁净,设色明艳清雅,一扫明清以来的颓废画风,开一代创新气韵。他学古不泥古,用他的话说就是:“绕开道,走自己的路。”追求纯中国元素古典式审美情趣,在“尽精微”的工笔重彩画中追求“致广大”的生动气韵。
李宏勋任宿州学院美术系党支部书记、美术教授期间,教画育人,桃李满天下,更是他绘画创作的辉煌期。1996年,两件作品《八仙过海》、《松鹤延年》同时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其代表作《国母宋庆龄》一画,《人民日报》、《安徽日报》、《海外时报》等多家报纸相继发表,宋庆龄故居陈列馆特约收藏;1996年为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五十周年而举办的世界和平友好国际书画艺术大赛,该作品获优秀奖并入编《优秀作品集》。观李先生的《国母宋庆龄》、《八仙过海》、《松鹤延年》、《松下问童子》等人物画,总觉得有股力量,有股热忱,几乎要进发于纸端。无论是细针密缕的人物刻画,还是惟妙惟肖的情态表现,无论是古代人物温润如水的神情,还是细腻疏朗的衣饰、场景,笔下趋于极致,恰到好处。画家李宏勋如无极强的人物造型功底和笔墨功力,是达不到这种韵致清远的效果的。正因为李先生对生命力的热爱,对生活本真的理解,才会笔下生花,描摹出各类人物的千姿百态。
李宏勋的中国人物画,看上去满幅轻松,其实,却蕴藏着雄强傲骨和深厚学养。他对传统一体的画风,显然是体悟颇深的,从宋、元绘画到现代的范曾,都是他直接吸收的对象。他胸臆开敞,博览群书,研读画史论及文化论著,养成腹中经纶和思中见度,外师造化,内蕴胸壑。
李宏勋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写实,从临摹到写生,到创作,再到生活,他把观察生活的养分全部用在自己的画面中。他注重人品的修养,对祖辈行孝心,对人是菩萨心肠。李宏勋创作的《新编二十四孝图》,就是他讲孝道的成功之作。
李宏勋教授的《新编二十四孝图》,构图和技法纯熟,着色高雅,深切感人,问世以来,广受社会关注,在各个层面产生了巨大反响,起到了感动人、教育人和鼓舞人的教育效果。正因为此荣耀,2012年5月12日,李宏勋当选为宿州市孝文化研究会主席。
尽管宏勋先生已是功成名就,但他从未停下对艺术追求的脚步,而对艺术的不懈求索,已成为他生命的终极主题。其新近创作的人物画《拜石图》、《岳母教子》、《孔子讲孝》、《琴韵松风》、《药王孙思邈》等,力求画面臻于完美,增强了画作的骨力,人物形象刻画得更具体,更个性化,也更加生动,富有张力。李宏勋对笔者说,自己追求准确的造型和生动形象的刻画,力图创作意象与具有中国画书写性的笔墨语言,是为了进行完美结合地创作。显然,宏勋先生是一如继往地坚守一种极致的表达,也是他此生不渝的追求。
新闻推荐
掀开日历,我的挚友——画家李宏勋教授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与人为善,与友相爱”这八个闪亮大字,如流星般滑落于地上,又飘荡在空中。从此,我终于明白,宿州学院西区宿舍楼房,再...
濉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濉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