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汴水东流无限春——探访汴河□季梅

拂晓报 2015-03-27 21:52 大字

新汴河夜景董虎 摄新汴河灵璧段新汴河泗县段通济渠泗县段考古挖掘宿州新汴河大桥董虎 摄宿州新汴河景观带一角

寻找汴河路

宿州市东西向的主干道叫汴河路(地理事物),而在90公里外的我的家乡——泗县县城,东西主干道也叫汴河路,灵璧县城的东西主干道也是一条汴河路,几个县、市城区主干道名称相同(地理现象),莫非一条汴河连接了几个县市?带着疑问,我踏上了探访之路。

汴河路是宿州市区的东西主干道,其与淮海路交汇处的大天桥是宿州市民无所不知的,以天桥为中心,华夏、苏果、中央广场以及亿龙大厦环绕四周,地处市中心的位置使其相比别处多了一份热闹。很多大型商场、各大银行营业部、大型酒店都临街而立,是目前宿州市最繁华的商业道路。打造汴河路的繁华,也成为宿州市政府的重点工程。

灵璧汴河路是灵璧县城的东西主干道,也是灵璧的名片,沿街建有徽派建筑风格、汇集精品灵璧石的“奇石小镇”、“奇石公园”,是国内灵璧石交易的最大市场。

泗县汴河大道是贯穿泗县新老城区的东西主干道,县政府、各大机关单位、大型商场、酒店等都临街而立。

地名,作为文化的一部分,镌刻着时代的痕迹,传递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种文化的传承;地名,亦成为城市的名片,对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以宿州市为例,道路的命名也同样折射出历史的气息和时代的风采。如淮海路,命名源自于著名的淮海战役,而汴河路、浍水路、淮河路的命名则源自于宿州境内的河流。其中,新汴河是一条大型人工河道,河道的开挖充分展现了宿州人民的力量和智慧。三处城区的汴河路命名,也由此而来。

新汴河的挖掘  初步形成一项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1、新汴河挖掘的背景:

新汴河,淮河流域人工河道之一。原宿县地区地处淮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势较低,沿淮大部为洼地,河道排水能力低,内涝严重,洪涝灾害频发。为了治理淮河流域的旱涝灾害,使上、中、下游共同受益,经国家批准,1966年冬至1970年春,原宿县地区组织几十万劳动力,全部以人工开挖了一条大型人工河道,因河道基本平行于早已湮废的古汴河,故命名新汴河。河道全长127.2公里,起自于宿州西北的七岭子,经宿州、灵璧、泗县,至洪泽湖西缘注入溧河洼。新汴河的开挖,为淮北涡东地区增加了一条排水入湖的河道。

2、新汴河挖掘的意义:

新汴河按5年一遇排涝标准、2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主要功用在于将濉河、沱河上游6000多平方公里的来水另辟出路,使洪水直接注入洪泽湖,不再侵入沿线洼地,做到了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高水猛下、洪涝顶托的局面。新汴河按六级航道标准设计。它对沟通淮河、洪泽湖、濉河及大运河至长江的水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至1980年,新汴河已初步形成一项防洪、排涝、灌溉、供水、航运、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流域内直接受益的农田达1500万亩,其中宿州市受益的农田面积约占全市可灌溉面积的70%。新汴河两岸设有码头,经常停靠大型拖驳船,现灵璧、尤其是泗县境内的河段航运依然繁忙,成了宿州市的主要水运通道之一。

新汴河治理  沿河出特色、新区出形象、旧城出新貌

新汴河河道顺直,规则,堤顶宽,堤身坡度大。滩地上适宜种庄稼,堤坡上栽有大量的刺槐、桐树和各种果树。然而,经过40年的运行,新汴河堤身损蚀、堤基渗漏、堤段滑坡、河道淤积、涵闸老化等问题逐渐显露,效益明显衰减,制约了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如此,河道两岸杂草丛生、垃圾成堆,夏季蚊蝇满天飞,污水横流,严重影响了沿岸地区人们的生活质量。

为充分发挥新汴河的综合效益,水利部淮委和省水利厅将新汴河列入淮河6条重要支流河道治理计划。宿州市政府成立了新汴河治理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委托安徽省水利设计院编制完成新汴河治理工程可研报告,于2009年9月14日上报水利部。新汴河治理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堤防加固、涵闸除险、河道疏浚、翻水站重建等,总投资9.92亿元。

新汴河治理项目是经过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批准的,宿州市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投入最多的大型水利工程重点项目。按照“沿河出特色、新区出形象、旧城出新貌”的总体要求,坚持“过流能力不减少、5年一遇除涝水位和20年一遇防洪水位不改变、百年一遇堤防高程不降低以及航运能力不降低”的原则,坚持亲水宜居、丰富内涵、提升品位;坚持沿河开发与城中村改造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城乡防洪抗旱相结合。通过大投入、实施大工程,形成大亮点,实现大变样,把新汴河城区段河道打造成独具滨河特色的风景长廊、生态长廊、文化长廊和休闲长廊,实现由传统单一治水向综合治水转变,由传统水利向生态、民生水利转变。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功能和承载力,彰显城市特色,增添城市亮点,提升城市品位。

新汴河城区段治理包括河道整治、重建加固地下涵、河坡生态护砌、生态景观、观光休闲、健身娱乐等设施建设、堤顶道路建设等。整个景区建设预计2016年上半年完成。一、二期工程分别是自然环境、服务设施工程。目前,这两个阶段工程已基本完成,自然环境类工程已栽植各类乔灌木130万株。服务设施类工程已完成50公里,建有栈桥、步道、自行车道、防汛道路等,绿道标识工程、垃圾箱和座椅安装工程等也已接近尾声。现在景观工程正处于第三期建设阶段,即文化景观和节点工程建设阶段,此阶段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一点两线”。“一点”即表现宿州人民治水精神的大型标志性雕塑“远航”,“两线”即新汴河两岸文化景观,北岸展示发生在宿州大地上的四次著名战争,南岸展示宿州历史、人文和民俗文化。2015年1月10日,宿州市新汴河南岸景观带伏羲、女娲图腾柱落成。

在新汴河景观工程建设过程中,宿州市坚持“人水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大力保护水资源,坚持做到合理利用、文明开发,严格保护自然景观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开展了景区省级水利风景区创建工作,并已顺利通过省水利厅专家组评审,以146.8的高分被推荐为“省级水利风景区”。

追寻古汴河的历史、遗迹

1、古汴河的历史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

通济渠分东西两段,西段起于东都洛阳,西引谷水、洛水入黄河;东段起于板渚(今河南荥阳北),引黄河水东行,至今河南开封别汴水而折向东南流,经今杞县、睢县、宁陵至商丘东南行,又经夏邑、永城,安徽宿县、灵璧、泗县,江苏泗洪至盱眙对岸注入淮河。通济渠是隋炀帝时众多运河中最重要的一条,对当时以至唐、宋时期中原和江淮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唐时改名为广济渠,唐、宋时通称西段为漕渠或洛水,东段为汴水或汴渠。古汴河自汴京(河南开封)逶迤东来,由灵璧县虞姬墓附近入泗县境,东经长直沟、周庄、彭铺,沿泗宿公路北侧穿城东去,当地人称城东一段为东汴河,城西至唐河一段为西汴河。东汴河经水口魏庄、枯河头、通海店至泗洪县马公店约20 公里与谢家沟(老濉河)水汇合,东流至青阳镇折向东南,经石集、城头至淮头入洪泽湖。

隋炀帝大规模开凿运河,使通济渠、永济渠和江南河渠相连,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从南到北构成了南北水道运输网络和水利灌溉体系。因运河横接各大江河中下游,如遇洪水暴涨,运河水位增高,则能南北排洪;若遇天旱,运河两岸便可引水灌溉田亩,使两岸千万顷田地免受旱情,极大地提高了排洪抗旱能力,使之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防灾减灾工程。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客观上也为灾后救援提供了极大便利,提高了灾后救援效率。与大运河配套的水运码头,实际上也是四通八达的陆路驿站。大运河两岸长达6000多公里的“双轨”御道,也发挥着重要的陆路交通的作用。

2、古汴河的遗迹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这首耳熟能详的《长相思》描述的就是古运河通济渠。汴河故道,在灵璧以上已经淤为平地,灵璧以下至唐河一段,在解放初期尚有河形,后经历年平整土地,河床已无,唯隋堤处微有起伏。在泗县境内,西起唐河,东至水口魏庄一段河身尚存,全长约28 公里,是隋唐运河现存最完整的一段“活运河”(泗县人称之为“古汴河”),亦是古汴河流经泗县的重要历史遗迹之一。历经千年,虽不通舟楫,但仍有行洪、灌溉之利。

1951年治濉时,于枯河头南岸,曾挖出黍子数石。昔传隋炀帝南下江南,至枯河头--通海店一段,地势较高,航运被阻,遂“纳黍行舟”。至今泗县民间还流传着“挖地三尺没有水,黍谷稷子伴香油”的传说。

1972年,在长沟镇宗邓村境内(鹿鸣山)西北2 华里处,挖出一只木船,长约10 米,前后两仓,其部分船板现藏于县文物所。经初步鉴定,该船为宋代以前的木船。

1999年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柳孜行政村,考古挖掘发现了通济渠的河床、河堤、码头、瓷器等遗物。

2001年,泗县在挖掘虹都大厦地基时,在古汴河遗址出土唐三彩、邢窑、定窑、钧窑、建窑、景德镇窑、吉州窑、磁州窑、临汝窑、宿州窑、萧县窑、长沙窑、寿州窑等数十个窑口残瓷达数百斤。这些窑口残瓷的出土对于研究泗县和古汴河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宿州市文物管理所联合对途经宿州市区的一段隋唐大运河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了一个罕见的宋代石建筑码头,还发现了沉船和涉及10 多个窑口的1800 余件瓷器。

新生:借力申遗助力崛起

几年前,通济渠泗县段还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臭水沟”,河面被藻类填满,厕所、猪圈遍布河岸,污水直接排到运河里。

2006年,通济渠泗县段被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初,省考古所对泗县通济渠故道进行发掘、勘探,证实此汴河确为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故道,是全段唯一的活态遗址。同年3月,“泗县运河故道”被列入大运河申遗预备名单。2012年5月,泗县全面启动运河申遗工作,重点开展运河故道的保护、展示与整治,拆除占压文物本体及沿线不协调建筑物,清理淤泥,改善水质,修补豁口,做好绿化。同时,县政府出资统一为居民重新选址修建新的厕所和猪圈。为村里通上自来水,修建排污管和污水处理厂。

经过整治,古运河及周边面貌一新。如今,运河故道已达到国家五类水质标准。漫步两岸,只见水清堤绿,一排排柳树、桃树、槐树令人赏心悦目,应该是再现了当年“隋堤烟柳、汴水晴波”的情调与景致。

2013年初,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了首批申遗点段,通济渠泗县段遗产点入选。

201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家前往通济渠泗县段现场考察评估。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处世界文化遗产和第46处世界遗产。

“运河文化是一种历史延续,也是城市的印记,更是我县当前城镇建设的灵魂。如何运用发展创新的理念,将运河的珍贵遗存‘串珠成链\’,让古运河的保护与开发贯穿于城乡总体规划和美好乡村的建设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新课题。 ”泗县县委负责同志说。

而今,来到泗县古运河边,可以领略新石器晚期遗址佘家台、西楚霸王项羽屯兵处、汉代古墓群、明朝开国元勋“宁河王”邓愈故里、建于清雍正年间的文庙大成殿等名胜古迹;可以走进中国第一座“古鞋博物馆”,一睹鞋的演变;还可以随处感受到泗县书画、诗词、戏曲艺术,大书法家米芾、蔡襄在泗县留下过《虹县诗》《虹县帖》的书法名作,大诗人白居易挥笔写下的“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长相思》)千古名句,发祥于此地的泗州戏是与徽剧、庐剧、黄梅戏齐名的安徽四大名剧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刚劲泼辣的唱腔、明快活泼的节奏唱响大江南北,有“梨园拉魂第一腔”之美誉。

依古汴河而建的清水湾公园,目前是皖东北面积最大的综合性、群众性、开放型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古汴河另一头,结合村庄整治和美好乡村建设,一个集文化、娱乐、餐饮于一体的散发着浓郁的古泗州风情的休闲小镇正在兴起。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不见当年龙舟影,唯留渔舟唱晚晴。”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处世界文化遗产。其中通济渠泗县段就位于宿州市,自此,宿州市有了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通济渠在宿州段长140余公里,流经埇桥区、灵璧县、泗县,随后进入江苏泗洪县境内,而通济渠现存有水的28公里河段均在泗县境内,是隋唐运河现存最完整的一段“活运河”,这便是古汴河。宿州市还有一条新汴河,经过治理,如今已被打造成省级水利风景区。另外宿州市还有一条汴河路,是目前宿州市最繁华的商业道路。汴河路两侧也已经成为众多开发商竞相争取的黄金地段。打造汴河路的繁华,也成为宿州市政府的重点工程。如果能将三者结合,必将提升宿州市的城市形象和影响力。

建议借助“世遗”这张靓丽名片,整合宿州历史文化与人文景观资源,拍摄一部关于“汴河”的纪录片,介绍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城市建设的成就,将“汴河”打造成为宿州乃至皖北发展的一张名片。借助“世遗”这张靓丽名片,整合宿州历史文化与人文景观资源,“汴河”必将成为皖北旅游第一品牌,为宿州乃至皖北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作者为宿州市第二中学地理教师)

新闻推荐

沪皖警方联动八小时抓获命案嫌疑人

5月18日晚,上海一男子因情感纠纷杀死一女子,而后驾车逃窜。案发后,沪皖警方密切配合,仅用8小时就在京台高速宿州出口将其擒获。5月19日凌晨3时许,宿...

濉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濉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