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运河漫漫“复兴路”出现“拐点” 安徽省正为它制订未来20年的规划方案 魏娟 记者 俞宝强

市场星报 2011-08-05 05:19 大字

4月8日《大运河申遗:用世界语言讲述“安徽故事”》,6月7日《大运河,10年后又迈出一步》等,本报大篇幅报道了这条“满目沧桑”的大运河的漫漫“复兴路”。昨日上午,记者从“大运河遗产安徽段省级保护规划评审会”上获悉。安徽省正为它制订未来20年的规划方案,并就大运河遗址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问题作了规划。

遗憾:遗产保护范围至今未正式公布

隋唐大运河始建于1400多年前,是我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它流经皖北绵延180多公里,其中,宿州140公里,淮北41.5公里。700年前,曾经繁华一时的隋唐大运河逐渐衰败,它的遗迹也自此尘封在历史的厚土中。

1999年,淮北市一次小规模的修路,这才让大运河再现天日,当年便成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此后,相邻的宿州市也两次“触摸”了大运河,出土了各类文物1400多件。

隋唐大运河现今已淤塞,基本变成了“死”运河,但在泗县长沟镇却有一段全国唯一的“活运河”,长达28公里。这段故道大体保持了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原貌,虽早已不能通航,但仍发挥着灌溉、分洪的水利作用。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宿州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范围,至今未经过省级正式公布,也没有统一的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的专门机构,也无专项保护管理法规。

现状:过度开发,垃圾污染,破坏严重

“大运河的文化特色在现代文明和过度开发的冲击下,正在一点点流失。”评审会上,一位文物专家忧心忡忡地说。“十年前,许多河道遗存上都是农田,现在基本盖了房子,有的河道被彻底破坏了。”

安徽省大运河遗产周边主要城镇环境集中在淮北市百善镇、宿州市市区、宿州市灵璧县县城、宿州市泗县县城。沿大运河,在安徽省境内,沿途发现柳孜码头遗址、宋代码头遗址、埇桥遗址、百善镇百善老街、柳孜村、花石纲遗址、张氏园遗址。

据介绍,随着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大运河及其相关环境的保护与管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比如,宿州泗县仍在使用的运河故道,因为周边城镇开发建设和居民生活影响,河道里常有生活垃圾。而其余大运河遗址也正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

规划:需8000多万元用于遗址保护

昨日上午,记者从评审会上获悉,安徽省针对大运河现在“病症”,将着手“下药”,对大运河安徽段未来20年的规划,长度182公里,规划面积300平方公里。预计需要8000多万元,用于遗址保护、清理整治、遗址公园建设、考古发掘以及建立遗址监测设施。

据悉,未来20年,安徽省将对大运河周边景观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维护和控制。保持大运河原住居民的生活形态,突出运河聚落的真实性、延续性与历史街区的生活氛围,保护运河城镇自然生态环境与景观环境。

大运河申遗已定的目标是2014年申报成功,2013年国际专家现场考察。目前,申遗项目建设环境整治迫在眉睫。针对这一问题,拟对运河故道沿线的建筑物高度进行控制和引导,避免现代高层建筑,或者集中成片建设对运河空间尺度和景观风貌造成破坏。若在大运河遗址相关保护区域进行工程,地方政府不能随便同意。因特殊情况,在大运河水工遗产一类保护区内进行建设工程或者钻探、挖掘等,必须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要得到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方可。围湖造田、围垦河流或填堵占用大运河故道水域的,坚决禁止。

下一步,省文物考古所还将对大运河的柳孜码头遗址、埇桥遗址、花石纲遗址、张氏园遗址、泗县运河故道运口、局部运河河道遗址进行相关深入发掘。

连线:濉溪拟建“柳孜码头遗址公园”

作为大运河安徽段申遗中最有竞争力一段,位于濉溪县百善镇柳孜行政村的柳孜运河码头遗址,目前做好准备了吗?昨日下午,记者连线了从事大运河保护30余年的濉溪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林。

“为申报项目,曾对濉溪段大运河遗产做过可行性分析报告,按国家发改委要求,和宿州一同争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这项工作已进行3年时间,这笔经费是为了增加运河遗迹的保护设施,整治周边环境,展示其文化内涵而由国家发改委投入的。目前,柳孜运河码头遗址的二次发掘工作的拆迁费用已由市政府下拨172万元用于民房补偿安置。”王林告诉记者,作为“申遗”节点之一,还对遗址展示做规划。将结合柳孜码头遗址及遗址博物馆,拟建“柳孜码头遗址公园”,将分为“考古遗址”、“大运河环境”、“辅助展示区”等区域。

新闻推荐

温暖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

经过一系列道德危机事件的轰炸,有人惊呼当今中国发生了严重的道德滑坡。这样的呼声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也有一定的市场。但笔者相信,有更多的理性的人会用更加理性的眼光去看待这类问题,而不是人...

濉溪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濉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