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情怀 ◎田桂林

亳州晚报 2021-12-03 09:10 大字

[摘要]◎田桂林

少年时,我对评书特别痴迷。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跑到离家二三百米的小伙伴家去听评书。

母亲找不到我,焦急而恼怒的喊叫声刺破了夜空。听到喊声,我胆战着极不情愿地离开了刚开始播出的收听现场。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里,穿着湿漉漉的布鞋,趟着冷冰冰的泥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回家中。

彼时,一直心心念念,何时能够有一台自己的收音机。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庄户人家能买一台收音机,那可是十分体面的事情。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一个几百人的村庄,有收音机的人家也就那么一二家。当时人们结婚时比较时髦的彩礼标准是“三转一响”,这个“一响”就是收音机,可见收音机在当时的金贵程度。

一台收音机的价格,在当时四五十元。对于月薪十多元的机关干部而言,也要花费几个月的工资。这个数额对于尚不能解决温饱的农村人来说,买一部收音机更是天方夜谭。

贫无可奈唯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穷有穷的办法,人们为了听岳飞传、杨家将、呼家将等评书,掌握好时间,到了时点就早早地到有收音机的人家集合。收听现场,年少者站立、年长者坐着,大家屏息静听,为故事中的情节或喜或悲,听书者掉泪,替古人担忧,人人都仿佛置身于戏中一般。

上初中那年,生产队有头牛在耕地时,一条腿摔坏了。耕牛失去了劳动力,生产队便以300元的价格卖给了我家。爸爸想通过饲养追肥一段时间,再把这头牛卖出去,赚取一点差价好补贴家用。

饲养一年后,一天晚上,我听见父亲和母亲商量,估算这头牛能卖到400元,若卖的巧了,可以卖到450元。我在旁细心地听着,极力鼓动父亲明天在牛市上坚持要价450元。并说,若价钱卖到450元,多出的50元咱家要买一台收音机。这是我第一次鼓起勇气向严肃的父亲提出这样的要求。

父亲中午从牛市回来,我急切地询问卖牛的价钱。父亲支支吾吾,既没有说出卖的价钱,更不提收音机的事情。我的心情也为此阴郁了好几天。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八十年代初,正值改革初期,一切都欣欣然,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农村生活逐日向好,不再挨冻受饿了。一向勤劳节俭的农村人,也终有些许零钱来改善生活了。

某天晚上,一位在淮北青龙山火车站工作的远房哥哥回家了,父亲带我到他家。唠嗑间,听父亲说,他已经托这位远房哥哥,下次回来时给我家买一台收音机。在这位哥哥回单位期间,我天天掰着手指,算计着他归家的日子。那情形,比这位哥哥的年轻妻子盼望丈夫回家的心情更急切。

2020年春节前后,我有机会到淮北出差两个月。其间路遇青龙山火车站,才知道青龙山火车站到淮北市还有几十里的路程。现在回想起来,让这位哥哥跑这么远的路途去买一台收音机,也算是强人所难了。

岁月荏苒,日子在寒暑变换间悄然流逝。我也从十多岁的少年,变成了两鬓微白的半百老人。几十年间,收音机、播放机、电视机、手机,各种娱乐工具次第出现,并代表着一个个时代的潮流。收音机作为过时物件,也早已被人们所遗弃。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看惯了春风秋月,我对一切的变化也早已淡然和冷漠。但童年时代收音机那动人的旋律,仍不时在我耳边响起,成为我人生中永不磨灭的美好记忆。

新闻推荐

阅读观察 中国白酒的时空奥秘从《酒的中国地理》中寻找答案

中国的酒文化不啻是一部蕴涵丰饶的百科全书,中国人的传统信仰、艺术精神、思想行为和生活情感……方方面面都可以在这里找...

淮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