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法故事法律援助照亮农民工维权路
“在外打工出了工伤怎么办?“”遇到了医疗纠纷怎么办?”“与同村村民产生土地纠纷又该怎么办?”……由于农民法律知识有限,以往遇到这些法律难题,村民们都是手足无措,更别说寻求法律援助了。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如何能让村民们在家打开手机就能学法?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就能寻求法律援助呢?
2016年安徽法制报与杭州湛亚科技公司联手打造的移动互联网+普法平台“村里”APP入驻了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4个美丽乡村,如今近两年时间过去了,村里”“ APP通过大量的普法宣传,村民找到正确的维权渠道,渠沟镇村民杨书影,就是其中的一员。
杨大姐的维权故事还要从前年说起,早在2016年上半年,想要工作补贴家用的杨大姐找到了淮北某人力资源公司,双方在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后,杨大姐通过该人力资源公司进入淮北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上班,从事杀菌工作,为期一年。但天有不测风云,刚工作一个月,意外就降临在她身上,杨大姐在工作中不慎被机器碰伤左手,造成左手血管神经肌腱损坏,随后在入院治疗了12天后被认定为工伤,经鉴定,劳动功能障碍为十级,这对于杨大姐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
杨大姐到底和哪个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呢?应该由哪个公司承担工伤待遇赔偿责任呢?杨大姐找到了相山区法律援助中心,通过法援律师的帮助,最终该案件经相山区人民法院审理,认定杨大姐与该人力资源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判决该人力资源公司支付杨大姐经济补偿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费用共计五万九千多元。拿到判决书的杨大姐说心里的这块大石头终于放下了。
在淮北相山,像杨大姐这样的维权案例还有很多,村里”“APP在法润无声中增强了村民们的法治意识,截至2018年5月,相山区渠沟镇“村里”APP平台注册用户近9000人,村民们都说通过“村里”APP的普法宣传,让他们知道了法律援助,也明白了遇到问题依法走维权渠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丁贤飞通讯员陈磊)记者近日从淮北矿区开发建设60周年庆祝大会上获悉,60年来,该企业累计生产原煤9亿多吨,实现利税5...
淮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