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态乡村升级版 ——昭平县着力推进宜居新家园建设纪实
青瓦灰墙的民宅,古朴秀雅,规划统一;环屯河边的卵石步道,蜿蜒向前,游人如织。走在何屋绿树成荫的水泥村道上,细细感受迎面吹来的阵阵凉风……初夏时节,走进昭平县樟木林镇三江村何屋屯生态乡村示范点,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画卷便呈现在眼前。
今年以来,昭平县结合当前的脱贫攻坚、生态乡村旅游、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决策和行动,全面启动宜居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美丽昭平”生态乡村建设升级版。
群众踊跃参与氛围浓
“建设家园本来就是我们的分内事,现在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支持我们,我们哪里还有理由事事都再去依赖政府。”这是樟木林镇三江村何屋屯清洁卫生理事会会长何远飘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自先后开展“美丽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活动以来,昭平县采取“整村推进”的模式,在全县树立和推广一批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等“三化”示范典型。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全县上下迅速掀起建设美丽家园活动的高潮,村与村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广大群众从最初的跟着干部“做”逐渐转变成了自己主动“干”。同时,昭平县进一步健全乡村保洁机制,加强乡村保洁员队伍建设,大力开展村屯、公路和河道沿线和旅游公共场所等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善。
“在大街捡一角几分钱可能比较容易,在何屋捡一片两片垃圾确实比较难。”这是慕名前来参观的广东深圳李先生对这个56户375人居住村屯的评价。现在的何屋屯,美丽乡村建设活动深入人心,人人都是卫生大使,个个争当环境守护者。
保障资金投入成效显
为了开展好“美丽昭平”建设,昭平县多方筹措资金,整合项目,保证资金投入。2016年,全县争取自治区本级专项资金1856万元,整合其他专项资金2298万元用于生态乡村建设;市、县财政预算专项资金安排2589.34万元,财政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700万元;县级财政预算清洁保障经费比2015年增加308万元,确保了全县生态乡村活动的扎实开展。今年,昭平县将继续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重点投入宜居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为鼓励群众更积极地参与到“美丽昭平”宜居乡村建设活动中,昭平县还推行“两统两补”建设模式,在村屯群众自筹保洁费的基础上,按照总额1:1的比例,县里给予“两统两补”保洁资金补助。如今,全县有5个县级示范点村屯自筹资金超过了10万元,分别享受到县“两统两补”专项建设资金补助10万元。其中,凤凰乡独石村独石屯、樟木林镇水龙村脚田屯、五将镇文曲村文竹屯等三个屯示范点建设效果显著,升级为2017年市级精品示范村屯,额外享受到县“两统两补”专项建设资金补助各15万元。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整合项目资金、强化部门帮扶、争取社会支持、引导农民自筹等方式,昭平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16年,昭平县完成了自治区级示范村屯绿化项目41个,一般村屯绿化320个,“饮水净化”项目两个;完成村屯级道路项目148个95.5公里,屯内道路项目27个50公里;建成“清洁田园”示范基地10个,示范点29个,完成率均达100%。
村旅融合打造模式新
“我出让几间闲房,每天打扫一下卫生,只要有客人住进来,每间房我就有50元收入,一天下来最多的时候能有200多元的收入。”自去年昭平镇附城村陈屋屯和旅游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陈屋屯村民通过出让闲置房间给旅游公司运营获得收益。这让陈婆婆这位留守老人也搭上了生态乡村旅游的“顺风车”,时髦地念起了旅游“致富经”。
近年来,昭平县围绕“长生福地?美丽昭平”的发展定位,以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为契机,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休闲旅游相结合,统筹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道路通行、饮水安全、村屯风貌提升等,逐步增强农村供电能力、通信能力、公共照明能力,不断提升农村生态休闲旅游基础建设水平。
去年,昭平县整合资金1600多万元,结合精品示范村屯“村旅融合”乡村休闲旅游景点打造,创建了昭平镇上岸村上垌屯等6个市级精品示范村屯,打造了樟木林镇三江村何屋屯、黄姚镇罗望村文保屯、昭平镇附城村陈屋屯等一批“村旅融合”乡村休闲旅游景点,有力带动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毛明志实习生龙丽萍在黄姚古镇,旅游巡回法庭宣传车吸引着人们关注的目光。两个法官,一个陪审员,一个书记员,四个人就组成了黄姚古镇旅游巡回法庭,游客称其为“移动法庭...
昭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昭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