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开膀子”干实事 “扑下身子”谋发展 ——昭平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走笔
□本报记者汪永虎
通讯员吴伟红黄有谷刘飞
古人云:“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如何做好基层群众工作,以独具特色的方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成了昭平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衡量标尺。
自今年3月以来,昭平县以“双联双解双促”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切实破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和党建工作难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想打破常规,取得突出成效,更加科学的决策和制度创新必不可少。一场新的“烤”验正在逼近……
8月,在离县城15公里的五将镇河井村,高温炙烤下的农田热浪滚滚。“这块样板田测产达650公斤,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五将镇农技站站长卢一雨一只手托起沉甸甸的稻穗给记者看,一只手招呼正忙于收割稻谷的村民皱润廉。“家有余粮,心中不慌,这要多亏农技站的同志们悉心指导。”邹润廉告诉记者,在人均水田不足3分的河井村,他家拥有2.6亩良田,按理说,该是“种粮大户”,却年年青黄不接,断粮2个月余。今年初,农技人员主动找上门,将2.6亩良田作为高产创建“试验田”,如今已到收获时节,经测产,每亩干谷净增400斤以上。“掐指一算,不但能摆脱不够吃的‘尴尬境地\’,还足有余粮养上2头大肥猪。”邹润廉喜笑颜开。
在该县,像卢一雨这样的农技员还有99名,他们遍布12个乡镇的大村小寨,同当地百姓并肩作战,一起面临炎炎夏日的“烤”验和分享收获的喜悦。据了解,该县农业系统以“农技服务零距离”为教育实践活动载体,安排100名农业技术指导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生产服务,指导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这一做法成效明显,仅上半年,该县完成农业总产值8.23亿元,同比增加5.8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330元,同比增长12.2%。
与五将镇恰好相反的一个方向,是位于县城西北面的文竹镇,也正在面临一场大“烤”。该镇桂花大桥项目长达115米,拟计划投资460万元,建成后将大幅度缩减昭平往桂林平乐方向的路程,惠及桂花村2个组及大广村共3000余人的出行难题,能有效拉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千年等一回”,修建桂花大桥成了当地百姓的共同愿望。而就在这一愿望即将达成之际,新的问题出现了。由于建桥延伸道路属于村屯级道路,所需的11亩土地涉及农户16家,征地拆迁并不享受国家补贴。如何做好该部分农户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将土地让出来,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为解决问题,让桂花大桥按时开工,该镇主要领导冒着酷暑三番五次的找到有关农户“谈心”,该村创举“服务民生党支部”更是成了“越坎”的中间桥梁。“村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勇于做出巨大牺牲”,村支书黄长宗总结道。11亩项目用地有5亩是该村副支书曾祥友的茶园和水田,当村民们都在“观望”时,曾祥友却二话不说,带头让出土地并投身到了“游说”的队伍当中去。在村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和用心开导下,越来越多的人与政府达成了共识,签了协议无偿让出了土地。
“心是痛的,也是通的,大桥自然能通”,“最牛钉子户”黄家忠面对记者采访时,朴实无华的语言让人为之动容。黄家忠不计个人损失,自愿拆除三间附属房,让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眼看着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其背后更多的辛酸苦辣恐怕是外人所鲜知的,“服务民生党支部”成了百姓窝心的地方。该镇通过“两整合两依托两拓宽”,成立了1个“服务民生党总支”、17个“服务民生党支部”,依托乡镇党校教育平台提高服务群众能力素质,拓宽党员干部服务民生渠道,建立一批服务民生党支部、组建一批务实清廉党员队伍、办成一批实事好事,不断改善民计民生。
“农技服务零距离”让百姓增收得实惠;“服务民生党支部”让党员干实事得民心……类似的制度创新还有富罗镇“驻村工作日”访民情、解民忧、安民心;县人民医院“换位就医体验”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等等。通过试点,该县形成了一批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并在全县范围推行,真正起到了从基层中寻求创新,创新的成果必须来自基层,创新的成果要用到基层。如此一来,广大党员干部学会了接地气增底气,动真情知实情,听得到群众的“顺耳话”,也听得进群众的“逆耳言”,获得了在办公室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逐步实现了常态化,进村入户开展工作7773人次,入户调研11820户,撰写“民情日记”2504篇,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2788户,该县共梳理县级层面问题4281个,其中涉及道路建设、人饮工程、水利设施、三大纠纷、技术帮扶、办公设施、产业发展等问题。
“党员干部只有多用脚步丈量民情,和群众坐在一起、干在一起、乐在一起,实事求是不虚浮,踏实干事不作秀,掌握基层群众的真实想法,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群众‘气\’顺了,‘劲\’足了,‘心\’也就暖了。”该县县委书记陈有辉说。
新闻推荐
尊重自然,化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 ——昭平县“转型跨越、绿色崛起”系列报道之二
□本报记者汪永虎通讯员刘飞李浩刘玲曾几何时,桂江边那高耸入云冒着浓烟、飘着臭味犹似“毒瘤”的大烟囱成了污染的代名词。如今,在昭平纸厂拆除现场,大烟囱倒下了,这颗“毒瘤...
昭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昭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