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穿行在山村小路上的“赤脚医生”

贺州日报 2011-10-24 09:21 大字

□本报记者翟伟黄锦维

通讯员黄富辉黎祖叠

“黄医生,我妈发高烧,已抽搐了,你快点来看看呀!”10月20日晚上8时,正在吃晚饭的昭平县昭平镇马圣村卫生室村医黄良接到六榄小组村民打来的急救电话,马上放下碗筷出诊,背上药箱,开动摩托,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像这样的出诊我一个月至少有10次,早就习惯了”,黄良笑着对记者说。1995年从梧州地区卫校毕业后,黄良就回到家乡马圣村当“赤脚医生”,穿行在山村小路上为父老乡亲看病,风里来雨里去,一晃就是16个年头。

风雨无阻出诊路

村级卫生室与私人诊所的最大区别就是它属于县卫生局管辖下的非营业机构,只要群众有看病需求,村医就得无条件出诊。

16年出诊路,多少酸甜苦辣在其中?黄良已记不清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2006年12月的一个夜晚。

当天下午5时,黄良接到向南小组梁广宽打来的电话,说他老婆慢性支气管炎又发作了,要黄良马上出诊。此时正值严冬,寒风呼啸、冷雨纷飞,黄良骑摩托车顶风冒雨整整跑了1个小时才抵达位于六船的梁广宽家,但病人并不在这里,而是在山上的老屋里!

眼看天色已晚,但救人如救火,一刻也耽误不得。600度近视眼的黄良只得背起20公斤重的药箱,在病人家属的陪同下摸黑上山。山路崎岖,晴天白日行走尚且困难,何况风雨交加的夜晚?没多久,黄良的衣服鞋子就湿透了,眼镜也跌掉了,由病人家属领着走了1个多小时才到达梁广宽的老屋。第二天,山上的病人病情好转,黄良却病倒了。

父老乡亲需要我

村医如此辛苦,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说来你不相信,县卫生局每月只给我30元基本工资,服务费每月300元,每次出诊费只收几元钱,用药范围和药价都有严格规定”,黄良苦笑着对记者说。

黄良一家六口,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个小孩,两个读大专,一个读高中,全靠自己从医和妻子种菜卖的收入来过日子。“你没想过干点别的吗?比如开间私人诊所”。

“我没有获得执业医生资格证,不能开诊所;这里的乡亲需要我,我走不开,也丢不下”。

黄良的回答显得有些无奈。

“到村卫生室看病有时几块钱就解决问题了,加上黄医生为人好讲且实在,遇到感冒发烧等小病小疼,我们都是在这里看病。”正在马圣村卫生室抓药的田沟小组村民李秀莲告诉记者。

村民穷,有时就几块钱的医药费也要赊账,黄良往往要先垫着。马圣村11个村民小组1500人,半数人在卫生室里赊过医药费。黄良从抽屉里拿出一本老账本,记者翻开一看,里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账目,赊款总数达到了5000元。

“这里的村民不是远亲就是近邻,能担待就担待一下吧”,每次村民来赊账,黄良总是这样安慰自己。

期待明天会更好

光阴如梭,黄良在村医这个岗位上不知不觉一干就是16个春秋,虽谈不上是悬壶济世,但他凭着自己的医术,把美好青春奉献在为患者驱病疗疾的事业上了。

“有什么难题需要我们帮助解决吗?”随行的昭平县卫生局医改股股长卢一教问黄良。

“卫生室以后会撤销吗?退休之后我还有工资领吗?”黄良怯怯地问道。

卢一教笑了,他告诉黄良,昭平县152个村共有282个卫生室,村医人数已突破了400名。县里已着手帮他们买养老保险,协助他参加社会保险,《贺州市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已发下来让大家讨论,村医退休后领“退休金”是没问题的。

“有这么好呀?”黄良有些诧异。

村级卫生室处在卫生医疗服务网的最底层,担负着为政府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第一手材料、就近服务群众看病的重任,是实现群众“小病不出村”的重要保证……

卫生室今后只会加强,不会撤销;村医只会增加,不会解散……

国家正准备在每个行政村建立一个标准化卫生室,统一配备病床、冰箱、药柜消毒锅等诊疗设备,帮助村医节约成本,服务群众……

黄良默默地听完了卢一教的介绍,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喜悦之情写在脸上,他激动地说:“太好了!如真是这样的话,我们这些村医就无后顾之忧了!”

新闻推荐

昭平红茶香飘万里 广西公共频道慕名采访

昭平讯近日,广西公共频道“八桂新风采”栏目组记者一行三人,深入昭平县象棋山茶叶有限公司的茶园、加工厂、销售部了解拍摄该公司“昭平红”茶叶的生产情况。昭平县是“中国名茶之乡”,全...

昭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昭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