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桂东戏台余音绕梁犹未了

广西日报 2011-10-11 20:25 大字

□本报记者 林雪娜 文/图

前些日子,全州县精忠祠戏台毁于火中。与之同时代的戏台,在经历岁月更迭、时代变迁之后,大部分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那些仍散落于民间的古戏台,虽斑痕累累、繁华远逝,却犹如一座座博物馆。让我们随着记者脚步,深入乡村,去品味古代能工巧匠的审美情趣,百年戏曲的兴衰沉浮,感受戏里百态和如戏人生……

为统一华夏,征战岭南,秦始皇几十万大军兵分几路进军岭南,其中一支踏出170多公里的潇贺古道,将中原文化引入南疆荒山野岭之中。风雨沧桑中,一座座古戏台便在这沉淀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古道上,如星星之火燎原起来:富川瑶族自治县的秀水、福溪古戏台,钟山县的大田、莲花古戏台,昭平县的黄姚古戏台,八步区的黄田古戏台……如今,这些散落于桂东地区的古戏台,在饱经风霜后却仍有余音绕梁的乐章……

秀水戏台流山水清音

在桂东,最为壮观的景象莫过于一个村有几座戏台。其中,富川的秀水村和福溪村古戏台群最有代表性。

听说秀水村的戏台在重阳节这天唱戏,记者便急匆匆赶了过去。这个与湖南接壤的古村寨有4个自然村,其中3个村各有一座古戏台:水楼戏台、八房戏台、石余戏台。前两座属宗祠戏台,后一座为神庙戏台。八房村老者毛立高说:村里出的状元多,状元们为光宗耀祖出资在宗祠前建戏台,通常都在重阳节这天演戏与祖宗同乐。原本今年轮到八房戏台唱戏,但由于天下雨没有唱成。

3座古戏台中,最有特色的要数石余戏台。它是区内少见的建在水上的戏台。沿秀水河边一条石子小径走去,曲径通幽处拐一个弯,眼前豁然展现一泓清潭。潭宽数米,静如明镜。小径从潭中穿过,一直延伸到一座秀峰前。秀峰脚下是座仙娘庙,庙前便是石余戏台。戏台歇山翘角飞檐顶,静静立于水面上,倒映在一口古泉里。庙与戏台之间,如今已成一片荒草地,开满了淡蓝色的野菊花。

从小桥登上戏台,台上匾额为“如斯夫”三字,内横匾则是“山水清音”四字。台柱上有残余的红纸对联,可见“蝴蝶歌”字样。站在戏台上,顿感一阵清凉。台上木板已有些残损,透过镂空的木板,可见缓缓而流的泉水从台下穿过,发出“淙淙”声响。

戏台缘何建于水上?石余村80多岁的毛大爷说,这与地理环境和仙娘庙有关。黄氏仙娘是村里毛氏祖妣,传说宋末金兵南侵,百姓不堪其苦,黄氏虽女流却率义军与贼斗智斗勇,最终血战三昼夜壮烈牺牲。后人念其仁心如水,便建庙宇并附水上戏台。在毛大爷的记忆里,古庙原有两层,孩提时他坐在庙里看对面戏台唱戏,风吹雨打都不耽搁。1958年,仙娘庙被拆,改革开放后重建。戏台则幸免于难,只是在1983年进行了重修。如今看戏,只能坐在草坪上了。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石余戏台却仍如山水清音。台柱上斑驳的红纸对联,似乎仍在默默述说着古戏台的前世今生……

大田戏台绘田园美景

从钟山县公安镇坐“摩的”抵达大田村时已近黄昏,秋风迎面而来,清爽逼人。这是一个古村寨,古榕成荫,古屋斑驳,村里池塘的荷叶依然泛绿。一路问询,终于看到田野间的树梢间露出飞檐翘角。

戏台就在乡村小路边,嵌在两棵古榕间,背景是一片青绿色的稻田,远处是一抹淡蓝色的高山。一阵风吹过,稻田掀起层层碧浪,伴着古榕树叶“沙沙”声响,古香古色的戏台,给这片迷人的田园增添了几许优雅与恬静。

细细端详,戏台属砖木结构,重檐歇山式盖顶,顶上两棵古榕,树梢亲密相连,树枝掩映的石雕青瓦间洒着几抹落叶。戏台以青石作基,用鼓石垫柱,以青砖砌墙,八柱梁构架,八角藻井复顶,古朴典雅,清秀精致。基旁雕八仙贺寿,凿双龙戏珠,台上镂两虎扶角,嵌二狮呈瑞,惟妙惟肖。后台屏风饰山川楼阁、彩凤仙鹤等木雕,栩栩如生。大田戏台始建年月已不可考,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增修,1982年维修,1981年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此美妙的戏台是如何保存下来的?大田村长者杨永胡说了这么一个故事:戏台原是对面水口庙的附属建筑,水口庙于“十年动乱”期间遭焚毁,戏台也面临被拆除的噩运。戏台一旦被拆,以后可就没戏看了!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生产队的谷子都堆放到戏台上,称戏台是生产队的“粮仓”,拆了便没地方存粮。这一招果然奏效,戏台最终幸免于难。

每年农历六月十六,便是水口庙庙会。以往这一天,村里会请外地戏班子来演桂剧,周边村屯的村民都赶来看戏,狭长的乡间小道经常被挤得水泄不通。演出时,人多场地有限,一些年青人和小孩子干脆爬到树上去看。有一年庙会,当时讲究男女授受不亲,看戏要男左女右,划清界限。眼看好戏就要开场,族长发现有几个男的还在女方一边穿梭,便登上戏台,原想吆喝“男为男,女为女”,情急之下却喊成“好戏开场,众人坐好,男为女,女为男”。台下立即起哄:“族长说了,今日男为女,女为男,捞捞乱啦!”从此,“大田寨,男为女,女为男,捞捞乱”典故就在当地流传开来。如今,每当当地集会,秩序混乱,老人们就会用钟山土话说:“大田寨啵,男为男,女为女,不能乱啵!”有的则凑热闹大喊:“大田寨啦,男为女,女为男,捞捞乱啦!”

黄姚戏台传百年余音

穿过青石巷,绕过清水溪。未过墙门,便闻乐响。不知谁喊一句“开戏啦”,游客们便纷纷涌入“黄姚门”。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的昭平县黄姚古镇戏台,就建在门外广场处。广场上,只见一座亭阁式戏台,以8根木柱为支架,单檐木石砖瓦结构,整座戏台平面呈凸字形。

台上一白发苍苍、长须飘飘的老翁正在演绎《五子图》,台下小场地已挤满了人。演老翁的莫国福是当地人,已在这戏台上演了10多年。打从他有记忆起,这个戏台就有戏上演。小时候一听说开戏,家家户户都搬出凳子来占位。看着大人们在台上又唱又跳,他和小伙伴们也在台下翻起跟斗。“十年动乱”期间,戏台沉寂了10年。随着改革开放中兴起的旅游热,游客日渐增多,戏台又恢复了往昔的热闹。

“黄金周啊、过节啊人就多,只能用音响来赶场哩!”正在后台调试音响的古德全说道。年近古稀的古德全曾是当地音乐教师,退休后一直在戏台指导伴奏。古代没有音箱,戏曲演出如何保证音响呢?“多靠头顶那‘藻井\’呗”!抬头看见戏台顶篷有八角形藻井,这是古戏台常见的建筑特色。演出时,藻井似共鸣箱,能使演员发出的声音向上聚集,变得洪亮而圆润,再将声音反弹向各方,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而这古戏台更有其独门技巧,老人指着木板台面说:“下边是空心的!”过去,台下4角,每个角落各放一口大青缸。缸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空气,于是能起到回音效果。演戏时,敲锣打鼓的声音借此“音箱”能传出十里之远,可惜这4个大青缸后来被外地人偷走了。

如今,戏台古老的功能渐渐退化,但现代设备的辅助仍能使戏台余音绕梁。“哇,精彩!”台上不知何时演起了杂技,小演员们精彩的演出赢得游客阵阵掌声。

“闻其声乐则生矣不妨既歇耳力,观其色人焉瘦哉仍需计以心思。”戏台上这副古联伴随着人群的欢乐余音,在演绎着一种新的气息,如此交集的声乐需用心倾听,人生又何尝不需要宽心思考呢?

新闻推荐

让文化精神根植百姓心田

本报记者王万程“客家妹子快乐多,娘胎偷偷学唱歌,哇哇落地一声唱,绿水青山都来和……”1月16日,记者踏入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仁冲村。入村,便见82岁的刘大娘击打竹板为乐,随乐高唱客家歌。径直...

富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川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