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瑶乡里的汉风古村

广西日报 2010-10-26 22:28 大字

富川瑶族自治县油沐乡的福溪村是一个千年古寨。古寨原名叫沱溪,唐时住人,宋时立寨。据《福溪源流记》所载:“厥予村境蒋、周、陈、何各先贤祖列宗,分异邑郡县,于唐末宋初先后不一地迁徙而来。其初地形凹凸高低不等,故名为沱溪。后经祖先辛勤僻野开拓,扩展兴修建砌,物丰丁旺,安居乐业,更名福溪矣!”村中何姓祠堂粉壁上有《乡官路引歌》记载了该姓祖先从秦都城咸宁搬迁到此的经历:“寿光辞别出湖常,无锡会坛步凤阳;婺源石棣东流过,九江彭泽娶妻黄;停住德安居九载,随身六子到萍乡;万载亦居年十四,五六咸宁至武昌;大冶衡阳酃县富,蓝山永郡道州庄;路遥五万三千里,万水千山卜福坊!”可见他们搬迁路线中“永州——道州”至富川的这一段,正是潇贺古道的北段主干道,福溪村的何姓先民,正是经由秦之潇贺古道、汉之楚粤通衢搬迁到此建寨定居的。

福溪村的街道布局和民居建筑的特色,也与中原古汉村极为相像。从福溪完小穿门楼进入福溪村,长达两华里全是大青石板。尤其是古寨中间的那一段,每块街石一样大,长方形石条镶嵌在街的两边,与秦汉古道宽度正好一样。这些街石光滑如镜,平整异常。清澈见底的福溪沿长街缓缓流过,溪畔是浣衣挑水的男女村民,乡村气息浓郁。街道的两旁,房屋鳞次栉比,炊烟袅袅,民宅皆为唐宋时代结构的青砖绿瓦的老式建筑。青石台阶步步登高,古旧木门层层深进,木板拼连的铺面,窗台构成的货橱,透露出古老的商业气息。每个门楼都有深巷相通,户户人家有巷道相连,并列于石街东西的十三个门楼廊阁雕龙绘凤,留诗录词,神韵各异,千姿百态,挂满了“文魁”、“进士”、“武举”之类的烫金牌匾。门楼左右两旁摆有石鼓状如车轮,象征着千里迁徙立寨的寓意。石鼓上下皆刻有莲花、菊花、蝙蝠等装饰图案,名曰“功德石”,也叫“进士鼓”,展示着昔日的辉煌。

值得一提的,小小的一个古村,竟然还有一个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百柱庙。百柱庙原名叫马殷庙,始建于唐末宋初,明永乐年间增制增容,在原地重新扩建,到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扩建到现在的规模。整座庙宇皆用质地如石的古楠、大水杉木、香檀木建成,十分堂皇珍贵。该庙高6.13米,进深21.94米,面宽20.86米,由76根高2-5.5米、直径20-30厘米的粗大圆木柱和44根吊柱、托柱支撑而成。这座120根格木大柱建成的古庙就被后代称为了百柱庙。

本报记者 蒋 勤  通讯员 林 婕 廖昱彧/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就业创业援助 温暖计生家庭

本报记者乔晓莹本报通讯员杨宁正值初冬时节,冰冷的雨天,大部分农户都进入农闲期。在来宾市武宣县桐岭镇和律村的陈利新却一刻也没闲着,培育食用菌菌种,打理今年引进的黑木耳新品种,总结食用菌...

富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川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