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后发崛起注入内在动力
本报记者 乔晓莹 本报通讯员 梁达政 高云山
核心提示
贺州作为中德合作广西行动学习项目第二期第一批实施单位,自去年5月份启动活动以来,纵深推进,横向拓展,不断增强自我推进能力和本土化建设。今年7月27日, 自治区行动学习评估组评价说,贺州市行动学习精心选题、扎实推进,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8月5日,中德合作广西行动学习项目第二期第一批行动学习推动者第五期研讨班在贺州举行,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了贺州做法。
这是一种发源于欧洲的学习方法——早在1940年由英国管理学思想家瑞文斯教授提出,名曰行动学习,亦称“干中学”。它倡导的是通过行动来学习,即通过让受训者参与一些实际工作项目或解决一些重大实际问题,来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从而协助组织对变化做出更有效的反应。
最近一年多,行动学习风靡于地处桂东的一座欠发达后发展城市——贺州。当地把推广行动学习作为提高干部素质能力、破解科学发展难题的重要载体,全面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深刻影响。
找准行动学习的最佳“生长点”
“只有将贺州在后发崛起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选题,行动学习在贺州才更有生命力!”在行动学习项目启动伊始,贺州市委市政府就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紧密结合实际,紧扣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贺州市委组织部拟出了“人才队伍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13个备选课题,随后进一步筛选出了“循环经济园区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均衡”等5个备选课题。
为了找准推动贺州后发崛起的最为迫切、最具有操作性选题,贺州市行动学习执行办(下称“市行动办”)的干部通过开展问卷调查、面谈交流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推动贺州后发崛起的战略选择”,“人才的风云际会,是实现后发崛起的力量保证”……
思想碰撞之下,“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两大专题应运而生。贺州市委书记彭晓春、市长白希亲自担任这两个课题组组长。
两大专题涉及全市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没有分课题、子课题来联动多部门开展研究,难以支撑行动学习的开展。
倾听群意,汇聚群智。经过8次深入研讨之后,市行动办最终确定两个大专题下设7个分课题、28个子课题,共有2个县区、77个市直单位、21家企业的496人直接参与课题学习。一棵以课题为枝干的行动学习之树,在贺州大地蓬勃生长。
“贺州市的选题与全市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找准了行动学习在贺州的最佳生长点!”在广西行动学习项目第二期第一批行动学习推动者第五期研讨班上,贺州行动学习的选题获得了与会领导专家的高度肯定。
让行动学习在桂东“生根开花”
今年2月2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行动学习理念导入培训会在富川瑶族自治县举行。
授课的自治区项目执行办副主任吕勇江抛出了一个“歹徒抢劫商场”的案例,设置了15道推理题,迅速将学员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大家分组讨论,形成答案,然后与参考答案进行对比,摸索出小组讨论应该先预设议程、确定组织者等规律。
一场轻松、活泼、生动的专题培训下来,学员初步掌握了行动学习的理论、方法和技巧。
这也拉开了行动学习在贺州市的县(区、管理区)全面推广的序幕。截至3月4日,贺州5个县(区、管理区)全部推广行动学习,成为了全区第一个向县区级全面推广行动学习的地级市。
而在此之前,贺州已经在推广行动学习过程中,初步形成了独特的“领导垂范+理念引导+骨干培训+制度保障”的“贺州经验”。
以彭晓春为组长的行动学习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推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行动学习的有序开展指明了方向。参加行动学习期间,全市市县两级四家班子领导带头撰写发表理论文章48篇。
在贺州,行动学习不仅领导垂范,立体化多维度的培训体系更让“人人都是促进师”。继去年11月4日至5日,贺州市举办了行动学习试点单位第一期促进师培训班之后,越来越多的学员掌握了行动学习促进师的技能。截至目前,该市已举办了8期促进师培训班,培养了促进师230多名、内训师30名。
每半个月“如约而至”的座谈会——“半月谈”;派出观察员“不请自来”的指导督促学习——“观察员制度”;定期轮流在各县(区、管理区)召开的研讨会——“推动者研讨会制度”,一个个创新机制将贺州的行动学习引向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
在贺州,自上而下,层层开展,行动学习就这般“生根开花”。
喜人的实践成果不断涌现
随着行动学习和课题研究的深入推进,贺州市在加强循环经济园区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创新实践,硕果累累。
去年12月8日,贺州市举行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评审会。会上,《贺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贺州华润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发展规划》得到了以国家发改委体管所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杨春平为组长的评审组充分肯定,并被认为是国内同级同类规划中最优秀的成果之一。目前,两个规划已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立项。
今年2月,贺州市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奠基暨华润雪花啤酒广西项目在园区正式启动,标志着总投资90.9亿元的循环经济园区初具雏形。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来此调研时,称赞园区“绿色、循环、高效、低耗”,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贺州地方特色的、值得各地学习借鉴的新路子。
《贺州市关于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的若干规定(试行)》等11个政策文件的先后出台以来,该市进一步完善人才的引进、培养、留用和激励机制,先后引进各类人才684名,实施人才交流锻炼“百人计划”,重奖一批“贺州英才”、“优秀专家”和“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激发各类人才扎根贺州、建设贺州的信心和决心。
如今,行动学习正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成为贺州人争相践行的一种风尚和内在动力,推动着贺州的后发崛起。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董文锋本报实习生黄玲编者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何让大学生社会实践最大程度地接近“实战”,始终是各级各部门探索的方向。今年以来,团区委统一部署,从我区8所高校选...
富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富川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