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菏泽西瓜酱登上央视《舌尖2》郓城72岁老太孙兰英“出镜”;观众感怀重温“家乡的味道”

牡丹晚报 2014-05-12 21:58 大字

□记者 正强

5月9日晚,《舌尖上的中国2》第四集“家常”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和九套播出。这一集中,郓城县李集乡仲堌堆村的孙兰英老太带着孙子、重外孙“出镜”,制作了美味诱人的“西瓜酱”,一时在全国引起热议。孙兰英老人的制酱手艺为何被央视《舌尖2》剧组看中?5月10日,记者慕名来到郓城采访了孙兰英老人。

72岁老太制酱60年成“名人”

生活在鲁西南地区的人都知道,西瓜酱惯常被称为“酱豆子”,一般伏天过后开始制作。西瓜酱可以当做菜辅料,也可以配着馒头或大葱吃。在《舌尖2》第四集里,孙兰英老人做的西瓜酱散发着 “一种浓浓的家乡味道”,而感动观众的不仅仅是味道,更是那割不断的乡情。

现在时节尚早,气温不够,且大田西瓜尚未上市,记者无缘亲见孙兰英老人制酱,却听老人讲起了她的制酱故事。

孙兰英老人今年已经72岁,除了有些耳背外,身体很硬朗。她说:“做这西瓜酱,从我老奶奶那会儿就开始了。”

孙兰英的娘家在郓城县张集乡梁海村,做西瓜酱是她家的祖传手艺。耳濡目染下,孙兰英12岁就学会了制酱。60年来,她每年都要做西瓜酱。“别提了,每年伏天七月里,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一个个都来找我。”她说,这些乡亲们来找她不为别的,只为要她亲手制的西瓜酱,而她也总是热心地分给大家一些。

美味“引来”《舌尖2》剧组

孙兰英老人的制酱手艺被《舌尖2》剧组相中,还要从2013年7月说起。当时从北京来了三男一女,说想拍一下她制作西瓜酱的过程。这让她赶到很奇怪:“我的西瓜酱虽然很有名气,却也只在这十里八乡的,咋可能传到北京?”

后来,远在上海读研的外孙给她解开了这个“谜”。原来她的外孙有个同学,曾尝过她制作的西瓜酱,深为喜爱,而这位同学又恰好认识某位接近《舌尖2》剧组的人士,便向其推荐。于是,《舌尖2》剧组的编导、记者风尘仆仆赶到郓城,找到了孙兰英老人。

一为给乡亲们做酱,一为《舌尖2》剧组拍摄需要,孙兰英特意准备了40多斤黄豆。“他们很辛苦!”孙兰英告诉记者,“当时正是最热的天,他们拍了整整五天,先是在我大女儿家拍了两天,又在我家拍了两天,后来又在黄河大堤上拍西瓜拍了一天。”

“都想尝尝俺娘做的西瓜酱”

“一般来说,1斤黄豆、2斤西瓜、一斤半根瓜、半斤盐,都要按照这个配比来下酱。”孙兰英老人说,“要把西瓜瓤最好的那部分去掉,不然水分过多;根瓜也要提前切块腌制。”

其实,做好西瓜酱的关键不仅在于食材配比,黄豆的捂制发酵、下酱暴晒等都很有讲究。同样的食材,同样的配比,有的人做出的酱味道并不好,还有的时间不长就发酸发臭了。“我做的酱三年都不会坏!”孙兰英老人自信地说。

《舌尖2》剧组五天的拍摄,将选食材、煮黄豆、捂豆子、下酱等制作西瓜酱的步骤一一展现,孙兰英老人和孙子至今记忆犹新。《舌尖2》剧组走后,孙兰英老人在乡亲们的一再“央求”下,又做了多罐西瓜酱。孙兰英的儿子仲于民告诉记者:“去年夏天,一共做了六大罐,基本上都分给乡亲们了!”

“那今年还做不做酱啊?”记者问。孙兰英老人说:“别提了,由不得我不做啊,头一个月就有乡亲给我打电话,要预订我做的西瓜酱。”仲于民在一旁插话道:“电视一播出,更不得了,我侄儿那边说接到好多人的消息,都想尝尝俺娘做的西瓜酱,问哪里可以买到……”

孙兰英老人膝下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二女儿在南京工作,是一位职业厨师。孙兰英说:“我就把做酱的手艺传给了二女儿,也算是有个传续。”去年,二女儿回来看她,还捎走了她特意留的3碗西瓜酱。没过几个月,二女儿又打来电话,说西瓜酱吃完了,希望她再给他们准备一些。“她自己会做的,做得也不错,但还是喜欢吃我做的那个味。”孙兰英说。 

新闻推荐

点击放大近日郓城县公安局在唐塔广场隆重举行公开退赃

近日,郓城县公安局在唐塔广场隆重举行公开退赃大会。此次退赃大会集中展示该局开展春季严打专项行动以来取得的成果,共返还被盗摩托车、电动车及电动三轮车共...

郓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郓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