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饼村”里“漏”粉条

菏泽日报 2021-01-01 08:19 大字

一口烧得滚开的大锅,一个精壮的汉子单腿架上锅台,左手端着放上地瓜淀粉面团的漏瓢,右手握拳,啪啪啪击打左手手腕,强烈的震动之下,细细长长的粉条便漏进锅里。少顷,旁边的人手持笊篱将热气腾腾的粉条捞出放入凉水中,另一人于凉水盆里捞出粉条,串到半米长的木棍上,晾晒。几十名男女老少围成半圆看热闹,不住口地啧啧称赞。

近日,记者刚走进巨野县龙堌镇耿庄村村口,就看到这样一幅热火朝天漏粉条的场面。

“天气好的话,一天时间粉条就晒干了。”巨野县龙堌镇耿庄村巨野县耿氏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耿传香说。

说起“耿饼村”缘何“漏”起粉条来,耿庄村党支部书记耿广民笑着说:“现在柿饼都已晒制好入库了,合作社的社员总不能闲着啊,村里很多人原本就有漏粉条的手艺,俺们就想到了做一下手工地瓜粉条,再为大伙找一条挣钱致富的门路。这次购进了3万斤地瓜,先试试手。”

耿传香介绍,现在纯地瓜粉条在市场上很抢手,一斤能卖到十几元钱。如果把这事干起来,村里耿饼合作社 130户社员又能有一份很好的收入。

“既然你们来采访柿饼的,还是说说俺的耿饼吧。”耿广民边说,边打开存放柿饼的库房。货架上,一只只金黄色的“镜面柿饼”透着丝丝甜味,引人垂涎。

耿庄村村民有加工耿饼的传统技艺,生产的“镜面柿饼”与“曹州耿饼”一脉相承,曾经作为贡品进贡朝廷。

说起耿饼的制作,耿传香侃侃而谈:耿饼的传统制作工序要历时两个月,制作工艺分为选果、旋皮、晾晒或烘饼三大工序,柿果有镜面柿、 牛心柿 、菊花顶柿等,以镜面柿为正宗耿饼原料。

挑选是第一步,只有经过严格挑选的柿子才能进入接下来的工序,个头为4个一斤,直径7公分最佳,饱满、圆润、通体发黄;第二步,上机去皮,均匀地去皮,确保为下一步工序做好基础;去皮的柿子和秋日的阳光充分接触,水分自然蒸发,丹宁转化为糖分,充足的日照时间是关键;五天后进入翻晒阶段,每天翻晒一次;反复翻晒,持续半月。翻晒两周左右后,天气转凉,柿子内部糖分需经发汗后才能自然溢出。经再次筛选,上堆发汗7-10天,堆的厚度在20公分左右,每天早晚放风各一次;入缸前将发过汗的柿子捏成饼型,均匀码放入没封釉的土缸中,留气孔,用消过毒的宣纸封口,阴凉放置7-10天后自然出霜。

前些年,耿庄村的耿饼由于制作技艺不规范,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量少,主要用于自己家庭食用和亲朋好友的礼品馈赠,没有进行规模生产。自2016年始,镇里的包村干部帮助耿庄村拟定了耿饼发展规划,多方筹集资金10余万元,购置一台烘干机,并积极吸纳有志于加工耿饼的农户,组建了耿庄村耿饼加工合作社,并注册了“柿柿顺利”(事事顺利)商标。“如今村里想办法打开销售渠道,耿饼销往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一线大城市,村民每亩柿子收入在五六千元左右,比以前纯种地要强得多。”耿庄村党支部书记耿广民介绍说。

目前,不断有远近的种植户前来耿庄洽谈,种植柿树。“村里也在肥城培育了十几万棵柿树苗,在本地发展符合镜面柿饼制作标准的柿子基地,做大耿饼产业,再加上地瓜粉条等产业,群众的增收路会越走越宽。”通讯员 谢新华 张体征 记者 苏成华

新闻推荐

菏泽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召开新闻媒体通气会 通报本月“五大曝光”内容

日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召开12月份新闻媒体通气会。通报了近期城区重点交通违法查处情况及本月“五大曝光”内容。市公安局...

巨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巨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