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耄耋老太带领子孙做慈善,传承好家风

牡丹晚报 2017-03-31 10:08 大字
牡丹晚报记者 孟 欣

现年78岁的刘望梅是巨野县章缝镇东刘庄村一名平凡的村民,她自幼家贫,没有读过书,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却因自己的善举影响着家人及身边人。四年前,本应乐享晚年的她,因一次机会选择了做义工。如今,在她的影响下,家族晚辈已将“善、孝、奉献”当成家风。

四年雷打不动做慈善

四年前,74岁的刘望梅一次在镇上赶集时接触到“义工”这个词语,回到家,她和家人商量后,决定以自家成员为单位践行义工。

说起母亲刘望梅为何如此热衷于做义工,今年52岁的儿子杨成文告诉记者:“许多年前,母亲跟父亲外出打工回家途中不小心将钱包丢失,滞留在合肥火车站,忍饥挨饿两天之后,是一位好心人给买了车票才回到菏泽,虽然多次回去寻找,但始终没能见到那位好心人,对此母亲一直耿耿于怀,自那之后她就养成了不求回报帮助别人的习惯。”

在刘望梅的带领下,她家中四代14口人都做起了义工,其中包括刘望梅三个年幼的重孙辈。

四年来,每月的5日,刘望梅都雷打不动地带着全家人轮流到周边乡镇敬老院为老人包饺子、打扫卫生,跟他们聊家常,有时候还从家里带一些水果分给他们。敬老院的老人们看着刘望梅为他们扫地、包饺子,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刘望梅却从不喊累,坚持多干活,用行动温暖这些“空巢老人”。

一善易举、长善难持,但刘望梅却做到了,渐渐地不少身边人开始加入到这个“义工家族”中来。该村村民王翠英说:“俺们打心眼儿里感动!俺也跟着老姐姐学,带着全家人奉献爱心。”

刘望梅说:“从前过苦日子,啥脏活累活没干过?包饺子累不着,不算什么的。”她边指点着晚辈们分工协作,边诉说着心得,“俺这小重孙女一大清早起来就喊着去敬老院给爷爷奶奶包饺子,可积极了。帮助别人,心里舒坦,俺得让晚辈也明白这个道理!”

儿孙做义工,传承好家风

刘望梅自幼家贫,没有读过书,爱人去世得早,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把两个儿子拉扯大,深知生活的艰辛。多年来,她坚持从事公益和慈善事业,主动捐款、捐物。

几年下来,她和家人捐出了数万元善款和物资。她曾带头为重度烧伤女孩刘佀然捐出3000元,还发动外孙张涛在朋友圈发起了网络捐助。满头白发的刘望梅带着爱心人士捐献的8000余元现金专程赶到医院,去看望刘佀然。对于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来说,3000元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刘望梅无私的举动感动了太多人。

杨成文告诉记者:“母亲告诉我们,一个家庭要有好的家风。我们家的家风就是行善道、讲奉献、有爱心,母亲带领我们去做义工就是为了传承这个家风。”

善良付出,播撒爱心。刘望梅将爱心奉献给社会,演绎了最美的夕阳红,同时也感召更多人加入到义工行动中。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