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进入清明节气,今年是4月4日。
清明时节“万物生长,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亦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
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气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后来演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据说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但寒食节被认为与火烧介子推有关。人们为纪念介子推不忍生火并吃冷食,故称之为寒食节。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宋朝巨野诗人王禹僻《清明》诗云:“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节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斗鸡、荡秋千、蹴鞠、吃鸡蛋、插柳等一系列习俗。虽然很多已失去节气的印记,一些亲近自然的习俗和玩法逐渐消失或慢慢演化,但时至今日,鲁西南地区清明节的扫墓、踏青、插柳、吃鸡蛋等这些核心内容始终得以传承。
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还有说法是清明节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纷纷插柳戴柳用以辟邪;还有说法是纪念“介子推”。
吃鸡蛋。在鲁西南一带,清明吃鸡蛋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重要,称为吃“节蛋”。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吃鸡蛋又象征圆圆满满。
扫墓。清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为亡故的亲人扫墓,纪念先祖。从古至今,祭奠先祖的意识变得越来越强。清明祭祖,感激那些已经离开我们的先祖和亲人,同时开始新的生活,这就是承前启后!时至今日,清明祭奠先人已悄然发生着变化,一些时新、文明的祭祀方式,比如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开始流行,但不管用何种方式,人们心中的追思和乡愁并不会消失,因为清明本就是一个感恩的节日!
踏青。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之前是春分,之后是谷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生长之时,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春游的大好时光。古代,我们是农耕民族之国,对农业民族来说,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播种希望也播种幸福。这个时候,人们就会走向田野,向上苍祈祷民族的繁荣兴旺,同时放松自己,亲近自然。因此,清明又叫踏青节。宋代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描写的就是这一景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 相关新闻
-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