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冯桥看狐
7月9日,冒着酷暑,记者到巨野县麒麟镇前冯桥村看狐。
驱车来到距巨野县城东10公里的麒麟镇政府,早已等候的麒麟镇政府办公室主任魏忠勇热情地招呼着我们。魏忠勇介绍说:“前冯桥村是巨野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该村经济以养殖狐狸为主,全村拥有12处大型养狐场,年出栏量在2.6万只,纯收入110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前冯桥村距麒麟镇政府很近,有几分钟的车程。
在前冯桥村东头,魏忠勇敲开一户人家的大门,一位年约50多岁的中年人走出来,他就是这个村的村主任姚树斌。姚树斌简单介绍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全村250户人家,900多口人,养殖场12处,全村存柴狐、黑狐、蓝狐、银狐等6个品种20000余只,年总产值350万元,纯收入110万元。
在村西养狐基地,姚树斌介绍道,最近几年,村里家庭养狐的规模越来越大,庭院养殖已经达到极限。为此,村里专门在村西划出50亩地,把村里的养狐大户都集中到这里,这样既解决了养狐户的规模养殖的问题,也解决了家庭养殖不卫生的弊端。
在养狐基地最西边,养狐户男主人叫刘培海,女主人叫冯春环,都是35岁。刘培海憨厚朴实,冯春环爽快干练。两口子干起活来配合很默契。刘培海的养狐场在一片绿荫下,一排排铁笼子里密密麻麻的都是黑白颜色的狐狸。看到有生人进来,笼子里的大小狐狸都瞪大眼睛警惕地看着我们,还有的狐狸发出吱吱的嚎叫声,每个笼子里都有一个铁食盒,女主人冯春环麻利地给狐狸喂食。刘培海从笼子里抓出一只有几十斤重的狐狸笑着说:“这只狐狸是全村最大个的种狐,毛色都是发黄发亮的,村里有十几户家里养的狐狸都是它的子孙。”
我们一边在绿荫掩盖的简易棚里观看大大小小的狐狸,一边和忙碌中的两口子聊天。
刘培海是村里养狐最早的专业户,老爹临终时没有给他撇下家产,却给他留下一对狐狸。年轻好胜的刘培海就以这对狐狸为种子,开始养殖狐狸。他多次到外地拜师学习养狐技术,回家后无偿传授给乡亲们。早年的时候,孙培海带着狐皮多次到外地找销路。流过多少汗,流过多少泪,都在刘培海的笑谈中淡然飘过。姚树斌感慨地说,刘培海是冯桥村的功臣。
如今,每年到狐皮销售的季
节,全国各地的狐皮销售商都会
争先来这里上门收购,养殖户不
用出家门都能把狐皮卖出去。
从刘培海的养殖场出来,走
在前冯桥村整洁的街道上,看到来前冯桥村送饲料的,送肉类下脚料的,送兽药的,还有来养殖户家打短工的,车来车往,人流攒动,繁忙的小村正如这个流火的季节。通讯员高志修徐巨转记者苏成华
新闻推荐
...
巨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巨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