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热血保卫正义和平 记抗美援朝老战士张风科
12月2日,在鄄城县引马镇张班庄村的一个农家小院里,记者见到了抗美援朝老战士张风科。如今,老人已经85岁高龄,头发花白、听力稍弱,但说起话来语调铿锵、思维清晰。听说要接受采访,他早早便把各种纪念章准备好,等候着我们。
党徽、毛主席纪念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50年以上党龄纪念章……老人把一枚枚保存完好的“宝贝”收藏在一个大红色的盒子里,开心又自豪地说:“今年我已经60年党龄了!”
张风科出生于1935年,是鄄城县引马镇张班庄村人,他1954年入伍,1956年踏上抗美援朝战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的一名战士。当时,战争双方已经签署停战协议,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朝鲜停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又帮助朝鲜人民为战后的恢复和建设作了大量的工作,张风科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跟随部队来到了朝鲜。
“1956年我们部队入朝鲜时虽然已经停战,但日常的军事训练绝没有放松,时刻处于备战状态。”据张风科回忆,当时他和战友住在山坡的营房里,每天早晨6点钟起来跑操,作息非常严格,每天训练架舟桥、爆破,学习政治文化,虽然没有参加战争,但锻炼了体魄,掌握了知识技能,时刻准备着为国家战斗。
“记得有一年寒冬腊月,我和战友在丹东鸭绿江架舟桥,一架就是一夜,当时大雪下得很深,架桥所用的物资都是铁质的,冻得一抓就粘在了手上,虽然很艰苦,但只要能为国家出力,我无怨无悔。”张风科说。
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张风科也随部队回国。在那几年里,他经历了军队的洗礼,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并于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回家探亲时,经人介绍与妻子相识,婚后生育了5个孩子。
“1958年回国以后,我到了吉林部队,1959年被调入北京,为国庆十周年做服务工作,之后,一直在北京军事博物馆里做服务员,直到1976年,为了照顾家庭回到家乡。”张风科告诉记者。
返乡以后,41岁的张风科进入鄄城县政府食堂工作,一年多以后进入鄄城县引马乡政府食堂做炊事员,年迈后因病离职,如今和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安享幸福晚年。 记者 常鲁燕
新闻推荐
在鄄城县旧城镇葵堌堆村东北头,有一片上百亩的果林,“今年果树进入盛果期,加上我们种树也找到了门道,亩产达到3000斤。”日前...
鄄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鄄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