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国:扎根基层敢担当 服务群众无止境

菏泽日报 2019-08-26 10:30 大字

鄄城县红船镇韩桥村的发制品就业扶贫车间里几十名村民紧张工作着。

“目前这个车间有员工60人,他们都是周边村民。”省人大代表、鄄城县红船镇韩桥村党支部书记刘万国向记者介绍说。

早在2014年,村里多名家庭妇女在家没活干的问题就引起了刘万国的关注。他联系村里一位在县城发制品企业工作的管理人员,想让他帮忙给村民找点活干。得到回应后,刘万国当即组织了20多名村民参与发制品加工的培训。

“为了提高村民的积极性,刚开始都有保底工资,后来慢慢熟练以后,有些干活快的月工资领到两千多元。”刘万国说。

既能照顾家、接送孩子,还能领到工资,起初参与培训的村民感受到在家门口上班的好处。为一部分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看到大家生活越来越好,刘万国很是欣慰。

截至今年,刘万国已在韩桥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干了22年。回想上任之初,27岁的刘万国记忆犹新。“当时年轻,村民大都不太认可。”面对经济基础薄弱、状况复杂的村子,刘万国下定决心要干出个样来。

通过走访了解,刘万国了解到村民最想改变的是出行条件,一到下雨下雪,村里的路便泥泞不堪。经过刘万国多方协调争取,终于在2003年,村里2.5公里的路全部修好,村民的出行难题得以解决。

另一件让刘万国挂心的是村里的小学——韩桥小学只有几间平房,年久失修,条件简陋。“那样的情况已经不太适合教学了,村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也是看不下去了。”刘万国说。他便向镇里反映了情况,同时积极和有关部门协调,2004年,新的韩桥小学在村西北部建成,孩子们告别破旧的房屋,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

几件事下来,村民们对这位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渐渐信服,知道了他是能干事的,有什么事慢慢开始找他商量。

今年70岁的韩桥村村民、老党员侯宪肖,见证了韩桥村在刘万国的带领下慢慢发展起来的全过程。“他上任时年轻,大家都觉得他能干成啥事?后来村里的路一修,学校一建,办了几件大事,大家都觉得这个人还真不简单,是个能干事的人。”侯宪肖对记者说。几年间,韩桥村还进行了绿化、打建机井22眼……贫穷落后的村落悄悄发生改变。

韩桥村主要经济来源为传统农业,特色农业发展不足,缺少支柱产业。面对村里还有不少群众生活贫困,留守妇女和老人缺少就业机会的村情,刘万国不等不靠,在县、镇两级政府的帮助下,经过慎重考察筛选,他申请了光伏扶贫项目,在村里选择了15户贫困户作为光伏扶贫受益者,建设15组光伏发电项目。“一年算下来,每户能增收3000元左右。”刘万国说。

今年6月份,刘万国新招商一家服装企业,目前该厂已经安装缝纫机20台,预计投产后能为周边村庄40余人解决就业问题。

“我的三儿媳妇在发制品扶贫车间打工,一个月能挣2000多块钱;我的小孙子在村头学校上学,这些年村里变化挺大,原本在家没事干的家庭妇女也都有工作了。”侯宪肖笑着说。

过年过节,刘万国为村里贫困户送去了油米面;国家扶贫日来临之际,他又为贫困户捐款500元……在为改变村容村貌积极出主意想办法的同时,刘万国始终是扶贫济危的表率。

“全村经济发展和村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刘万国是这么说的,这是这么做的。

2018年1月,刘万国当选山东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担子和责任,我将继续牢记人民的信任和重托,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刘万国说。

记者张慧

新闻推荐

省政协副主席程林一行来菏 调研黄河滩区迁建工作

本报讯(记者郭阳阳)8月7日至8日,省政协副主席程林一行12人来菏泽市调研黄河滩区迁建工作。市政协主席、市委政法委书记单立...

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