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首创自然资源综合立体监管体系 天上看、地上查、视频探,从源头上遏制违法占地行为

菏泽日报 2019-08-07 10:18 大字

“这是为监管违法占地搭建的视频监控平台,360°全景式旋转摄像头安装在40米高的移动通信塔上,覆盖半径2.5公里,这些‘天眼’全天候地观测安装点周围地形面貌状况。”日前,鄄城县自然资源执法巡查指挥中心中队长李延福,指着监控室里的电子屏幕向记者做着介绍。

为解决违法占地这一突出问题,构建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今年,鄄城县投资建成了“智慧国土执法监管系统”,同时启用卫星遥感技术卫片执法和网格化管理,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违法占地势头,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用地环境。

站在电子屏幕前,鄄城县各乡镇街道的土地实况一览无余。

“这可不是简单的视频监控,系统还具备了报警功能。工作人员不用每天盯着电脑,只要出现疑似违法用地的情况,系统就会自动将信息以短信报警的形式推送到相关区域责任人的手机上。”李延福说。

收到短信后,国土所的工作人员就会及时去现场核实是否属于违法情况,并将处理结果反馈到系统中。

7月份,郑营镇王尹庄村区域内发出了警报,郑营国土资源所所长冯荣华带领执法人员马上前去核实情况。原来是王尹庄村民刘希昌翻修老房子,属于合法建设。摄像头检测到了变化,就发出了警报。

点击短信中的链接后,冯荣华为记者演示起来。在跳转的事件报警信息页面中,记者发现了所属乡镇、报警地点、报警类型、所属设备、报警事件、处理结果、现场快照、地图等信息。

“之前,我们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卫片执法,对全县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监测。今年,又依托中国铁塔公司视频监控系统,首创‘智慧国土执法监管系统’可视化平台,在全县范围内的25个通信塔上安装了‘天眼’,覆盖17个乡镇街道。”鄄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李增贤告诉记者。比较之前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卫片执法,智慧国土执法监管系统更快捷、迅速。高清摄像头,就如同高倍曲线望眼镜,把违法用地迹象从萌芽状态就展现在眼前。

“违法建筑一旦成型,拆违又将给老百姓和政府带来一定的成本。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制止违法占地,也减少了群众损失。”冯荣华说。

鄄城县利用卫片、视频监控执法的同时,还在全县土地范围内实行网格化管理,将行政管理区域划分为一个个“豆腐块”,做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各有责。”确保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看、有人管、有人护。

郑营镇今年4月份成立了网格管理中心,设立24个网格,任命90多个网格员,这些网格员大多是镇包村干部或村党支部书记。

郑营镇陈集村村民陈雪山一直在家中生产弹簧,随着生意越做越好,想扩大弹簧生产车间,他选中了村里的一片“村头荒”。

“之前,经常听村里的喇叭讲不能私自、违法用地,如果乱搭乱建就会被拆除,当时我也不清楚在‘村头荒’上建个厂房算不算违法占地。”陈雪山说。

陈雪山找到了村里的网格员、村党支部书记陈孝存,陈孝存马上将情况向冯荣华作了汇报。冯荣华查看了国土资源数据信息,陈雪山选择的用地是林地,不属于建设用地。

“以前群众对建设用地不了解,但是也不知道该咨询谁,有的私自建设了,还要被拆除,给他们的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现在有了网格员,群众在建设之前都会提前找他们咨询一下。”冯荣华说。

彭楼国土资源所所长曹仰坤告诉记者:“早在之前,土地监管人员就算全体出动,要两到三天才能巡视全镇一遍。现在,天上有卫星,地上有网管员,空中有视频监控,自形成这个立体防范监控体系以来,我们镇没出现一起违法用地案例。

记者焦同帅通讯员刘永霞

新闻推荐

男子不慎划破动脉,医院上演“生死时速”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姜培军)近日,鄄城县一名青年男子在清理门窗玻璃时,不慎将右臂动脉划破、鲜血喷射一米多远,后经菏泽...

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