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黄河边
牡丹晚报记者 仝志华 冯 锴 实习生 谭伟玲
黄河不仅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自古也是一道天然的防线。抗日战争期间,黄河岸边的鄄城抗日根据地军民就依托黄河,巧妙与日军周旋,展开了一场场或惨烈、或机智的战斗。这些战斗,也成为常邦国一生中最为难忘的记忆。
巧用“鬼滩”灭日军小分队
“我最爱听三爷讲他们和日本鬼子打仗的故事,对其中民兵以零伤亡的代价消灭鬼子一个小分队的故事印象很深。”常邦国的堂孙常雯霆兴奋地说。
常雯霆向记者解释,黄河岸边的滩地上经常有杂草覆盖,表面上看去如平地一般,草下却有不少地方类似于沼泽地,人陷进去后难以出来。所以,当地百姓将这样的滩地称为“鬼滩”,常雯霆讲的故事就发生在“鬼滩”上。
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已很难考证,当时日军一个小分队从鄄城县旧城镇出发准备进村扫荡。得知这一情报后,常邦国和其他领导同志联合当地民兵组织,很快制定了一个阻击方案。民兵装备差、人员少,难以与日军正面抗衡,所以他们要利用“鬼滩”困死这队日军。
随后,民兵兵分两路,一路民兵在“鬼滩”附近隐蔽,另一路民兵前去骚扰这队日军,随后佯装败逃。日军不知是计,立即上前追击。民兵边打边逃,慢慢将日军引入“鬼滩”。在“鬼滩”边,这支日军小分队却停下了追击的脚步,因为看着满滩的杂草,他们不敢贸然进入。
就在日军犹豫不决之时,隐蔽在滩外的民兵忽然向他们发起攻击。日军慌不择路,被“赶”进了“鬼滩”寻找隐蔽地点,结果全部陷了进去难以脱身,成了民兵们的活靶子。
23岁区长壮烈牺牲
在鄄城县烈士陵园内,一块刻有“气壮山河”的石碑十分醒目。这块碑是为了纪念在反扫荡中牺牲的鄄城七区区长董馥庭等烈士而立,牺牲时他年仅23岁。
1943年10月12日,日军发动了 “十·一二大扫荡”。为掩护群众撤退,董馥庭带领30多名联防队员与日军周旋。次日,他们沿黄河大堤向西南行动。当天下午,他们行至解张庄村时,遭遇一股日军骑兵。面对敌人的骑兵,逃跑已无可能,董馥庭立即指挥联防队员,就地寻找有利地形与敌人展开激战。
战斗进行到傍晚,联防队员打退了敌人一次次冲锋,击毙敌人数十人,但联防队员也仅剩7人。此时,敌人的援军赶到,董馥庭7人被重重包围,又弹尽粮绝。看着战友一个个倒下,七位勇士也已抱定慷慨赴死的决心。随后,七位勇士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再次击杀了几名日军后,七人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
1944年1月,鄄城人民为董馥庭和此次反扫荡中壮烈牺牲的烈士们树立刻有“气壮山河”四个大字的纪念碑,如同丰碑一样,激励着人们参军参战、杀敌救国,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
血战芝麻刘
鄄城县李进士堂镇芝麻刘村距离黄河岸边不足5公里,73年前,这里也发生过一场可歌可泣的血战。
日寇侵占鄄城县后,青年农民王自春不愿做亡国奴,自发组织了一个叫做 “黑枪会”的抗日民间组织,后编入冀鲁豫第二军分区基干团第二连,对外称抗日民众大队,由王自春担任大队长。王自春自幼习武,身材高大又待人热情,队伍很快发展到120余人,成为日军的“眼中钉”。
1942年11月11日,日军一个中队纠集汉奸部队600多人,向驻扎在芝麻刘村的抗日民众大队发起进攻。由于敌人进攻突然,村里很多老百姓都没来得及转移。王自春带领抗日民众大队从村西突围,杀开了一条血路,大部分群众得以转移。
为了阻击日军,王自春亲率一个分队战士,依托村西的交通沟准备对敌人短兵反击。很快,一批日军压近沟沿阵地,战士们随即扔出手榴弹,炸死几名日军。随后,趁着手榴弹爆炸后冒出的浓烟,王自春和20几名战士手持长矛跃出路沟,冲进敌群,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战。由于战士们都有武术功底,白刃战中并不吃亏,一番激战过后,20多名日军被杀。
另一拨赶来的日军随即使用轻、重机枪对着路沟扫射,战士们又被逼入路沟。王自春认为要打退敌人,必须夺取敌人机枪,便在沟内组织了一支夺枪突击队。部署完毕后,王自春带领突击队手持红缨枪猛然跃出路沟,向敌人的机枪手冲去。途中,在敌人机枪的扫射下,八九名突击队员中弹身亡,王自春和其他队员成功冲到两名日军机枪手面前。王自春一枪刺死一名机枪手,抓住滚烫的机枪筒顺势一拉,交给身边的战士;紧接着,他急转身飞起一脚,踢倒旁边一个鬼子,将另一挺歪把子机枪夺了过来;随后,在接连刺死了七个鬼子后,他又带着冲上来的战士向敌人的重机枪冲去。在抢夺重机枪时,敌人另外两挺机枪向他扫射,王自春中弹牺牲。
这场惨烈的战斗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中午,我军主力部队赶来增援,敌人败退。这场战斗中,抗日民众大队38人牺牲,24人受伤,毙伤敌军90余人。战斗结束后,群众将烈士血迹擦洗干净,装棺葬于附近的黄河大堤上。
民兵吹号吓退敌军
民兵联防,是抗日根据地军民对敌武装斗争的一个重要形式。
抗日根据地一些前沿村庄,频繁遭受日伪军的侵扰,苦不堪言。相邻村庄的民兵便联合起来,三五个村庄编成一个小区,组成联防队,进而将几个联防队组成一个大的联防区,各大联防区又联合起来,形成了一条长约40公里的民兵联防线,辖四十多个村庄,民兵千余人,对敌作战能力大大增强。
鄄城县旧城镇的王桥村是七区民兵联防线的西南大门,紧挨黄河大堤,村子周围层层设防:每晚在村外百米处拉起挂着铜铃的大绳作为第一道防线,敌人来偷袭时,只要碰上绳子就会铃声大响,民兵们便会接到报警;在离村60多米处,民兵们设置了第二道防线,在险要路段挂上一长串鱼钩,挂到人身上便会皮开肉绽;再往内是用耕地的大耙摆成的第三道防线,耙齿朝上,就像一排刀山;最后是土炮、吊雷组成的第四道防线。
1944年9月15日黎明,鄄城县的日伪军对王桥村进行突袭,依托四道防线,王桥村民兵接连三次打退了敌人的冲锋。就在敌人准备第四次冲锋时,一个名叫王兰昌的民兵灵机一动,吹起了冲锋号。这让敌人大惊,以为王桥村有八路军主力部队驻扎,急忙逃回县城搬救兵。
这时,王桥村村民立即转移到村西的黄河大堤上,同时对村子实行坚壁清野。此时,附近几个村的民兵也已赶来支援,和王桥村民兵一起阻击敌军。正在激战之时,鄄城五区、六区联防线的民兵也赶来支援,对敌军形成了包围之势。
敌军看到不断有民兵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眼看就要成为瓮中之鳖,吓得急忙撤出王桥村,再次败逃回县城。 
新闻推荐
□牡丹晚报记者 邵建国7月28日上午,七旬老人彭太善骑车来到本报社,建议本报“老年俱乐部”成立“老年帮扶团”,让有能力或有技术的会员帮助贫困家庭和农户创业,走上致富路。彭太善告...
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