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鄄城51个农民代表队“斗”秧歌

农村大众报 2014-12-19 17:37 大字

农村大众报鄄城讯(通讯员丁秋松)12月15日下午,随着鄄城县旧城镇五队等10个秧歌舞队队员们,手捧一等奖奖牌和2000元奖金喜滋滋地离开,为时两天的鄄城县乡村秧歌舞广场舞大赛正式落下帷幕,来自全县17个乡镇(街道)的51支代表队在两天的比赛中,舞出了农民的精气神。

这项由当地县委、县政府主办的群体性活动,有力助推了乡村文明行动的开展。鄄城自古就有扭秧歌的传统,此前因为没有合适的场地和活动经费,一直靠着村民们的热情惨淡地维系着。76岁的孙元忍是该县红船歌舞秧歌队的鼓手,他说,近年来生活好了,政府不仅给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增添了文体设施,还给秧歌队购置了服装、大鼓和音响,扭秧歌现在成了村民休闲健身的重要方式。

在比赛中,一些诸如“三皇舞”、“担经”这样的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农民朋友整理展示了出来。秧歌舞、广场舞是群众乐于参与的重要文化活动,既可以强身健体、愉悦心情,又能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动邻里和睦、社会和谐。正因为如此,为顺应群众所盼,今年以来,该县各级都把秧歌舞蹈队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和民生工程来抓。进入12月份以来,各乡镇、街道陆续组织了初赛,一批优秀的秧歌舞蹈队脱颖而出。这次参赛的51个队,都是各镇的前三名队伍。

据了解,这只是该县乡村文明行动的一个缩影。自乡村文明行动以来,鄄城在全县农村大力实施“双有、双百、双千”工程建设,全县440个行政村已全部建有文化大院、农家书屋,一半以上的行政村建设有文化健身广场和文体设施。目前,全县完成送戏下乡360余场、培训农村文化骨干500人次,送电影下乡5200余场,各自然村的秧歌舞蹈队有的正蓬勃发展,有的正抓紧培训,每个村都设立了“四德榜”。

对于乡村文明行动给农民带来的变化,鄄城县委书记谷瑞灵常说的一句话是:“看乡村文明行动是不是成功,核心就在于农民文明素质是否得到了根本提升,基层群众能不能长期受益。一句话,就是要让农民发自内心地笑起来。”为让农民笑起来,鄄城县还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农村道路进行硬化、绿化,建立起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

新闻推荐

经济效益:改种大豆有账可算

(上接A1版)国家从宏观上调控农作物种植结构。作为一名农民,种什么作物,种多少,要算经济账,考虑是否合算。关于种植大豆的产量、收入和利润,鄄城县旧城镇王庄村村民张法才算了一笔账...

鄄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鄄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