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听取蛙声一片 ——下岗职工丁旭光创业记

菏泽日报 2011-07-30 10:49 大字

盛夏时节,记者在鄄城县旧城镇谭庄村南一个幽凉的小院子里,听到了树上蝉鸣、树下蛙叫的协奏曲。

院子占地不到两亩地,成行树木把院子分成了几块,树下还有水池和小圈。院子的主人丁旭光告诉记者:树荫下的水池是养蛙用的。他在林下所养的蛙俗称蛤士蟆,也就是中国林蛙,原产地在东北,其身上的油是一种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物质。目前,在丁旭光的养殖场有种蛙1000多对,水中是正在繁育的小蛙,上岸后圈养起来,直到发育成熟,一年只能养一茬,一般情况下,年可有30多万元的收入。

丁旭光是鄄城一工厂的下岗职工,为了养家糊口,他最初在县城开了一个小门市,凭着自己的勤快和灵活的头脑,生意还算过的去,一家老小,日子过得虽说不上富裕但也可以。而立之年的丁旭光觉得自己还年轻,智商也不比身边的其他人低,看着自己的同学、朋友在事业上都小有成就,自己也不想这么平淡地过下去,一直想干点属于自己的事业。

成功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丁旭光就开始注重收集各地的致富信息。2007年秋的一天晚上,丁旭光在媒体上看到东北人养殖蛤士蟆致富的报道,本来对养殖就有偏爱的丁旭光产生了试一试的念头。于是第二天他就搭乘去东北的列车,到本溪地区的几家养蛙场参观考察。由于当时正处于蛤士蟆的收获期,当地人靠养蛙成了百万富翁,巨大的效益深深地打动了丁旭光,他就在当地租房子住了下来,拜师学艺,在现场跟蛙农学习。经过半年多学习实践,他又买了一些关于蛤士蟆养殖的书籍返回鄄城。

2008年初,经过多方考察后,丁旭光将养蛙场定在旧城镇谭庄村的林地里,按要求设置了孵化坑塘和成蛙养殖圈,从东北进来蛙卵后放入孵化坑,看着日渐长大的蝌蚪,丁旭光的希望也逐渐地升腾起来。然而,小成蛙并没能如期上岸,当年10多万元的投入血本无归。

挫折并没有让丁旭光丧失希望,2009年,他在总结上年教训的基础上,整日蹲在水池边观察小蛙长势和生活习性,还写下了厚厚的日记。然而当年小蛙还是没有如期上岸,又是一个毫无收获的年份,唯一的合作伙伴也因经受不了二次打击离开了丁旭光。

再次的挫折却坚定丁旭光养殖的决心,由于当地并没有养殖蛤士蟆的同行可以交流,2010年初,丁旭光又一次踏上去东北学习的路。和老师进行交流,到现场观察,对东北与鄄城气候、自然环境状况进行对比,丁旭光终于弄明白了小成蛙不能如期上岸的难题所在。冬眠、孵化的难题均已克服,小成蛙上岸的问题顺利解决,防疫、防天敌等问题也不再是问题,今年的小成蛙终于如期上岸,住进已为它们准备了三年的圈内。

丁旭光掀开圈内盖蛙的草栅,栅下的蛙受到惊扰,四处乱蹦。丁旭光高兴地告诉记者,这是第一茬上岸的蛙,看它们跳跃的距离,都很健康,一圈能放蛙500多对。丁旭光已经看到秋季收获的希望,他的事业在经历了一次次的阴霾后,旭日东升,前途光明。

记者 李玮 通讯员 丁秋松

新闻推荐

菜农笑声甜

...

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