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 ——鄄城县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嬗变

菏泽日报 2010-01-25 11:15 大字

2009年鄄城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27.54%;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24.8%;外贸进出口10691万美元,同比增长16.9%……数字是枯燥的,但在比较中,却能让人体味出一种经济内在的发展活力和动力。

这种内在的活力和动力源自何处?记者追寻到了鄄城县经济发展的秘籍——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个老话题,可要在老话题中实现新跨越,用科学发展观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并非易事。近年来,鄄城县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刀阔斧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产业转型的惊人一跃。

46.5%:第二产业交出最好“成绩单”

日前,记者从鄄城县有关部门了解到,这个县的三产结构比现已达到26.6∶46.5∶26.9。而在2005年,这个县的三产业结构是42∶34∶24。第二产业首次超出第一产业近2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地位越来越突出的经济结构正在形成。

该县通过实施“工业立县”战略,重构经济体系,实现了由农业为主导向工业为主导的历史性转变。鄄城县把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目前全县续建和新建千万元以上项目94个,其中过亿元项目43个,完成投资24.4亿元。

70%:民营经济长成“大个头”

从某种意义上说,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增长极。鄄城县看准了这一点,也就打开了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三次产业的优化最好的突破口。而在2005年,鄄城县民营经济占县域经济的比重只有42%,目前却达到70%以上。就好像一个发育期的少年,短短4年时间,就由矮个子长成了“大个头”。

为给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鄄城县专门成立了 “民营经济人才培训中心”,免费为民营企业培训各类人才,去年以来举办培训班10期,培训人员1000余人次。为民营企业发展插上信息化“翅膀”,全县民营企业注册加入中国中小企业山东鄄城网会员企业新增50家,高级会员企业新增20家,全县170家规模企业信息全部纳入中国中小企业山东鄄城网信息库。为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加大企业融资协调力度,积极与莱商银行菏泽分行、县信用联社等多家银开展业务合作,先后帮助10余家企业协调融资4000余万元,给企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去年,全县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增加值26.8亿元、出口交货值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8%、26%和28.6%。

10691万美元:外向型经济“逆势飞扬”

近年来,鄄城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转变增长方式,推进外向型经济政策,带动了该县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2009年,鄄城县完成外贸进出口10691万美元,同比增长16.9%,其中出口10079万美元,同比增长14.5%;进口612万美元,同比增长112%。

弥漫全球的金融危机,使鄄城县外贸出口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和影响。面对严峻的外贸出口形势,鄄城县沉着应对,积极引导企业规避风险、化危为机,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为企业搭建对外贸易平台。人发、化工产业是鄄城县外贸进出口的支柱产业,该县针对人发资源紧张、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实际,引导企业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奥斯卡发制品、北方发制品、菏泽恩必富工艺品等,均实现了由加工人发向加工化纤发的转化,既降低了成本,又确保了国外市场的扩张。华意化工公司、建融化工公司、沃兰化工公司等企业利用废气生产氰尿酸,直接销往国际市场,实现了变废为宝,年利润达到1000多万元,增强了市场竞争力。通讯员孙明海樊庆海谌鸿岭记者焦同帅

新闻推荐

鄄城县设立企业家培训专项资金

...

鄄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鄄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