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鄄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

菏泽日报 2010-02-08 11:15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谌鸿岭记者焦同帅)近年来,鄄城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有效保护,收到了较好成效。

鄄城县民族民间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该县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鄄城文化精神的历史记忆和建设现代文明的基础,狠抓传承与保护工作。县里专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建立了珍贵实物陈列厅、资源项目数据库和档案资料室。为摸清家底,该县组织力量,对全县16个乡镇、435个行政村、1044个自然村开展了大规模的文物普查活动,新发现文物遗存618处,复查文物保护单位和已知文物点25处,文物新发现率142%。在新发现的文物遗存中,古墓葬223处,古遗址56处,古石刻133处,古建筑15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41处,其它类文物遗存7处。在此基础上,鄄城县编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系列丛书,成为近几年来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成果的集中体现。

同时,鄄城县积极做好市、省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去年该县二洪拳、三皇舞被列入市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洪拳、三皇舞、担经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鄄城县还积极组织鲁锦进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去年该县推荐的鲁锦项目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参加了展出,古老的鲁锦生产工艺和绚丽多彩的鲁锦织品,引起了社会各界和海内外众多新闻媒体的极大兴趣,大大提高了鄄城县鲁锦的知名度。

新闻推荐

政府“买单” 企业家清华“充电”鄄城县政府组织企业家赴清华大学学习培训

...

鄄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鄄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