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菏泽市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菏泽日报 2011-07-24 10:49 大字

本报讯 (通讯员 陈景昌 记者 张 宇)今年以来,菏泽市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正确处理发展与规范的关系,目前已验收农村村庄改造复垦土地面积3836亩,可增加同等面积的城市发展用地指标,有效缓解了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的矛盾。

在工作中,市县两级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调研,把加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作为保障全市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又好又快发展重要举措,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一把手”工程,蹲点指挥,悉心指导,现场督导。针对现实情况和存在问题,严格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一是完善政策机制。市政府、市国土资源局及各县区专门下发了相关文件,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及农民安置、农民权益保护、住房建设、农民补偿等重新进行了规范。二是完善领导机制。各县区均成立了以县区长为组长,县区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将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中的拆旧、建设、土地复垦任务指标下达到各项目区,有关部门针对各自的责任范围,全力配合,通力协作,落实到位。三是完善考核制度。各县区将增减挂钩工作纳入对各乡镇的年度考核,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对不能按期完成增减挂钩项目任务的乡镇,将冻结新增建设用地报批,并问责相关责任人。

为搞好此项工作,各县区在加强领导、督察的基础上,还在相关资金方面加大了投入:一是提高挂钩周转指标补偿标准。二是协调银行贷款解决项目启动资金问题。三是加大挂钩周转指标用于经营性用地及其级差收益返还挂钩项目区力度。四是整合新农村建设各项涉农项目资金。各县区专门召开涉农部门工作会议,将财政、发改、农业、畜牧、交通、水利、卫生、教育、环保等部门涉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投放挂钩项目区,发挥叠加示范效应。五是尝试用地企业预付周转指标补偿款办法,既解决企业发展用地瓶颈,又缓解项目区资金燃眉之急。

经过全市各方努力,全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单县已有8个项目区复垦的土地进行了承包流转,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了农业规范化、产业化经营。该县浮岗镇大坝行政村利用腾空土地引进大棚养鸭项目,由龙头企业统一提供技术、种苗,统一回收产品,村民自行建棚养殖,并可享受贷款扶持和村集体补助,户均年增收3万余元。牡丹区胡集乡徐庄项目区规划发展1000亩恒温蔬菜大棚,目前已为每个农户协调了5万元财政贴息贷款,仅此一项预计每户每年增收4万元以上。二是助推了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步伐。东明县长兴集乡利用挂钩试点政策和黄河河务部门扶持,将11个自然村万余人整村搬迁到南北两个大村台,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不便、黄河汛期生命财产安全威胁等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并配套建设了规范化学校、超市、医务室、社区文体广场,年内可实现通路、通水、通沼气、通有线电视、通电脑网络等“五通”。三是用好留地政策和周转指标项目区所在乡镇优先使用政策,加大了乡镇招商引资和工业聚集小区建设,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步伐。

新闻推荐

“民警小粘贴”进村居

...

东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