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送老人去养老院”当成不孝

农村大众报 2021-12-16 16:28 大字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关于孝与不孝的评判标准却是见仁见智。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加重,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送老人去养老院”成了可选之项。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送老人去养老院就是不孝”的思想还颇有市场。

把父母留在儿女身边就是“孝顺”,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就是“不孝”,这样的评判未免过于武断。

孝不孝不在形式,而在内容。如今的农村,和过去已经大相径庭,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被拴在那一亩三分地上,而是和城里人一样外出打工、上班,甚至远离自己的家乡。由于忙于自己的工作,有些儿女无法经常回家看望父母,无数个日日夜夜,父母在逐渐老去的过程中,只能独处。还有一些常年卧病在床、需要24小时不间断看护的老人,也让儿女在工作和照料老人之间疲于奔命、两难取舍。如果老人能够进入适合的养老院,和同龄人一起生活,平时聊聊天、下下棋,有自己的娱乐圈子,一方面解决了年轻一代的后顾之忧,减轻了儿女的负担;另一方面老人也得到了专业的照料和护理,有了相对稳定的交往圈,不再那么孤独,心情会开朗许多,更有益于老人的身心健康。

与过去相比,现在养老院的软硬件条件已经得到了明显提升,并将进一步提升。以山东为例,在省政府新闻办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解读了《关于加强农村养老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健全覆盖县、乡、村、家庭的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为养老服务提供设施与政策方面的保障。目前,省内已有“青岛特色农村养老体系”“成武新型幸福苑”“任城困难失能老年人专业照护”等特色经验做法。这些好的经验做法为接下来的养老院建设提供了样板,也让老人在养老院更好地安享晚年有了保障。

农村的发展日新月异,一些观念也应该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更新,给予“送父母去养老院”更多宽容就是其中之一。当然,老人进养老院绝对不能“一送了之”,不能有终于甩掉包袱的心理。做儿女的如果因为工作忙、离家远等客观原因无法做到日常照料,但是工作之余常回家看看还是必须要做的。养老院照料得再好,也抵不过父母和儿女的亲情。(刘真真肖梦燕)

新闻推荐

伯乐故里酱菜香

成品酱大头鲜嫩脆圆、色泽鲜艳日晒夜露展厅里整齐摆放的“酱大头”罐头物美价廉的地方小菜每日打耙两次“林下地缸发酵”...

成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武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