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活跃于乡间舞台的马叉舞

牡丹晚报 2015-04-23 20:54 大字

□牡丹晚报记者 武 霈

曹县南关社区广场舞台上,伴随着叉环的相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叮铃声,一根根马叉在艺人们的胳膊、后背、身体等处上下翻飞。演员们表演的是一种传统舞蹈,名叫马叉舞,这种舞蹈已有百年历史,一直活跃在鲁西南的乡村舞台上。日前,牡丹晚报记者来到曹县曹城办事处南关社区,目睹了传承人们的精彩表演。

百年马叉舞以武为根

今年50岁的赵广德是马叉舞的第四代传人,也是曹县马叉舞协会的会长,30多年的舞龄让他成为马叉舞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仙人洗面”、“转鱼”……提起马叉舞,赵广德侃侃而谈,由于世代居住在曹县曹城办事处南关社区,便有了“北关的狮子,南关的叉,还有侯集的好竹马”的传说。

赵广德介绍,马叉是一种长柄兵器,叉头两旁又分出两刃,形似镗,明清时期的文献中均有记载。“小说中经常看到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当中的叉就是它,它也是从武术中演变而来的。”赵广德说,“早在清光绪二十八年(约1902年)之前,马叉这门民间艺术就传入了曹县曹城办事处南关,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如今马叉这门民间艺术,已成为当地重大节日、民间花会的重头戏,深受百姓喜爱。”

菏泽是武术之乡,而马叉又源于武术,所以对于有武术根底的人来说,是很容易上手的。自幼习武的赵广德将3斤重的马叉从左肩滚到右腿,然后弹到空中,“飞起来的马叉不好接,没练过武术的很容易砸到脸上。”看到赵广德登台亮相,其他会员也纷纷露出绝活,会员们有精壮的年轻人,也有头发斑白的老人。据介绍,他们的年龄在30岁至60岁不等,半数人有武术根基,虽然从事着不同职业,但因喜爱马叉舞而走到一起。

活跃于民间舞台

作为“南关的叉”,马叉舞在曹县南关社区可以说是备受欢迎,每逢传统节日,社区广场上总会有艺人们的身影。据赵广德介绍,马叉舞曾是是民间艺人“跑场子”时的拿手好戏,在最初的时候还是一部分艺人养家糊口的本领。记者从马叉舞的传承谱系发现,前三代马叉舞的传承人都是没有文化的普通艺人,第四代的传承人也仅仅是高中学历,正是这种地域和文化的局限性限制了马叉舞的舞台高度,但这种特性却也让马叉舞在乡间舞台上更加活跃。

记者了解到,2013年,马叉舞爱好者们成立了马叉舞协会,随着他们的热情投入,马叉舞表演登上了越来越多的舞台,全国叉友联谊会、物资交流会、中华两岸武术交流会……作为 “曹县特色的表演”,马叉舞的表演范围越来越宽。

后继乏人,陷传承困境

记者了解到,马叉舞的表演者需有一定的武术功底,才能充分演绎和诠释其舞蹈动作,一些造诣深厚的“马叉”舞老艺人因年龄、身体等种种原因,已逐步淡出舞台。

“人们并不把该项技艺作为谋生手段,年轻人追求时尚的城市生活,宁愿外出打工挣钱,也不愿吃苦学习这一项民间舞蹈技艺。”在采访过程中,赵广德反复强调着这句话。青年人没有足够的兴趣和毅力来学习,因此,“马叉”舞难以得到传承和发扬,这项优秀的民间舞蹈在传承上陷入了困境。

针对这种现象,曹县文化局的负责人潘鲁健表示,为保护“马叉”舞的传承与发展,特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以全面系统、准确地保护“马叉”舞的内容与艺术形式,把对有重大影响的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注重加强对继承人及青年人的传习培训。 

新闻推荐

跳蚤市场上,小“店主”各出奇招搞促销——牡丹晚报曹县小记者跳蚤市场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艳粉 志杰 实习生 潘 宇5月 16日,牡丹晚报小记者中心联合曹县鼓楼广场举办小记者跳蚤市场活动...

曹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