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致读者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战斗生活是一部内容
致读者
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战斗生活,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伟大历史交响乐。李延国和李庆华翻阅大量历史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对冀鲁豫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立新的人民政权过程中的历史贡献,给予了热情和惊心动魄的真实记录,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根据地》。这是中国第一部完整描写一个根据地的报告文学。作品在历史沿革上延伸,在非常真实个性的事件和人物故事细节上展开,书写事件真相、人物精神,丰富而不凌乱。作品在《时代报告
●
中国报告文学》杂志首发,中宣部机关刊物《党建》杂志以增刊形式全文转发,泰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国家广电总局以这部作品为蓝本,正式启动拍摄同名大型文献纪录电影 《根据地》。前不久,《党建》杂志社、中国文联创研部等举办了《根据地-冀鲁豫的中国故事》作品研讨会,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李炳银,文学评论家梁鸿鹰、王必胜、何向阳、李朝全等给予作品高度评价,认为这是2015年中国文坛的一声春雷,清新而震撼。尤其是作品结尾处那句“民心是党永远的根据地”的点睛之笔,不但是对我党历史的经典总结,也是对今天共产党人的深刻警醒。从今天起,本报将连载这部作品,希望读者朋友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您也许会更加了解冀鲁豫的中国故事,理解“人民是党永远的根据地”的深刻内涵。
●上部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序章
一个被遗忘的名字
历史并非是易碎品。因为它有记忆。
建筑、书籍、碑刻、墓葬、壁画、传说、葬礼、歌曲、民俗,都会留下历史的投影。
今天的信息时代,记忆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中国研发的银河电子计算机,每秒钟可以运算数亿次以上,一块拇指大的电脑芯片,有可以装下一整座图书馆书籍的容量,甚至连我们使用的手机,也可以储存下一座中小型图书馆。
但是,这一切都不能代替另一种记忆的载体,那就是有感情的人。
2013年春天,山东省曹县刘岗村三位86岁的耄耋老农,联名给 《菏泽日报》写了一封信,要求给70年前冀鲁豫边区一位叫秦兴体的八路军立一座碑,言辞朴实恳切:
“我们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我们心中的英雄——秦兴体的事迹,不能发扬光大,不能给这样的英雄树碑立传,这种精神不能弘扬,我们觉得愧对英烈,愧对历史……这是我们人生暮年最后的牵挂,办好这件事,我们可以无憾瞑目了……”
70年,大半个世纪,几万个日日夜夜。
三位耄耋老人为什么对这个叫秦兴体的八路军如此难以忘怀,刻骨铭心?
至今,老人说起秦兴体的壮烈捐躯,干枯的眼睛里仍会淌出泪水,像两条细细的小溪,流淌在皱纹纵横的脸上。
虽然有时历史也会得“健忘症”,但许多事情是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苦难的鲁西南,抗日战争期间,受尽了日寇的蹂躏和屠杀,鲁西南人民奋起抗争,但每一次反抗都会迎来另一次更大的杀戮。
曹县有个著名的“红三村”,它是刘岗、曹楼、伊庄联合体,鲁西南的日寇屡袭不克,日军指挥官便在军用地图上把三个村子用红笔围起来,并定名为“赤三村”。
“赤三村”的百姓无一参加伪军,无一当汉奸和叛徒,坚持与日伪军浴血奋战八年。以后就被根据地的人民称为“红三村”。
由于“红三村”分布成掎角之势,敌人来扫荡,可以互为联络,互为支援,人民群众基础好。冀鲁豫边区第十一行署、冀鲁豫支队的指挥部便设在这里,号称鲁西南的“小延安”。
1943年秋天,鲁西南抗日根据地五分区领导接到情报,商丘、兰考等地上万日军正在秘密部署,准备对鲁西南地区进行军事扫荡,“红三村”是重点。
接到情报后,根据地领导决定对军队和行署机关进行转移。
当时,秦兴体25岁,任五分区根据地供给部被服厂保管股股长。按照组织要求,秦兴体将边区货币、缝纫机、棉花和布匹等物资就地掩埋妥当。这时,敌人已在夜间将刘岗村团团围住,秦兴体已无法转移,换上农民衣服留下来。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赵德高)昨日,牡丹晚报记者从市交通重点工程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获悉,全市16个交通重点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快进展。5月6日召开的全市交通重点工程建设调度会议,要求市直有关部门和县区政...
曹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